

印春:菊田里的“织梦者”
本报记者 周舟
黄海之滨的洋马镇,千亩菊田是大地铺展的金色锦缎,而印春,便是这锦缎上最鲜活的“织梦者”。这位从盐城工学院走出的大学生,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农业的热忱,辞去令人艳羡的“铁饭碗”,一头扎进黄海之滨的菊田,用互联网思维为洋马镇的菊花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他的青春里,既有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也有新农人的创新锐气;他的事业中,既藏着单品突围的匠心,更写着产业共富的担当 —— 从直播间里的“菊香使者”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印春用七年时光,在乡土间书写了一段“小菊花撬动大产业”的青春传奇。
“洋马的菊花是好东西,可不能一直困在田埂上。”站在公司荣誉墙前,印春满是自豪。这间坐落于洋马镇贺东村的企业,如今已是占地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回溯其创业之初,却是另一番光景。
2017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印春面临人生抉择:是留在大城市继续工作,还是回到家乡帮父亲打理菊花收购生意?彼时,父亲印维东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菊花经纪人,却一直受困于传统批发模式“收购压价、销路狭窄”的难题。一次偶然机会,印维东到外地电商企业考察后深受触动,意识到“不搞线上销售,迟早要被淘汰”,便劝说儿子回乡共同创业。
“小时候跟着爸妈在菊田采摘、晾晒,那股清甜的菊香早就刻在骨子里了。”印春回忆道,每次回家看到优质菊花却卖不上价,心里总不是滋味。恰逢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正是改变家乡菊花产业命运的契机。2018年,他毅然辞掉国企工作,自筹80万元资金,联合父亲注册成立盐城市杭悦茶业有限公司,在县、镇、村三级帮扶组织的支持下,正式开启了菊花电商创业路。
刚起步时,印春白天跟着父亲学习菊花收购、筛选、烘干技术,晚上熬夜研究电商运营,从产品上架、详情页设计到直播话术,一点点摸索门道。“最开始直播间只有十几个观众,都是亲戚朋友来捧场。”他笑着说。
为了打开销路,印春把不同品种的菊花做成试喝装,免费寄给全国各地的客户,收集上百条反馈优化产品;为保证新鲜度,跑遍盐城的快递网点,硬是谈下“当日采摘、次日达”的冷链合作;就连包装设计,都花了三个月时间,在礼盒上印上洋马菊田的手绘图案,让每一份产品都成为传递家乡美的“明信片”。
转机来到2020年“双十一”,直播间内“晨露凝香”杭白菊单场售出3000余盒,订单昼夜不绝。他与乡亲们忙碌至凌晨,即便指尖被打包带磨破,也无人言累,当首条“茶汤清润,是儿时菊香”的好评传来,这一切的付出换来了实打实的认可与市场回响。
“做农业不能守着老办法,得用新技术、新思维提质增效。”印春深知,要让菊花产业持续发展,必须从传统加工向现代化、标准化转型。在他的推动下,公司先后投入百万元建设冷库与包装车间,引进2条自动化烘干生产线,建成4个茶叶加工车间,实现从菊花采摘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规范化作业。
如今,公司年加工菊花、玫瑰、蒲公英等茶原料达400多吨,生产的中药保健茶与食品涵盖50多个品种,从单一的菊花茶拓展到丹参茶、黄芪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甚至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功能性茶饮。
随着菊花茶销量稳步增长,印春的目光却越出了菊田边界。“不能只盯着一朵菊花赚钱,要让洋马的电商生态活起来。”2022年春,他带着团队赴外地考察时,突发的疫情让他险些滞留外地,却也让他看清了供应链的重要性——“要想做大,必须突破品类和地域限制。”
返乡后,印春迅速调整战略:一方面拓宽产品范围,将休闲食品、食用农产品、日用百货等纳入销售清单,从“专做保健茶”转向“全品类供应”;另一方面,他主动对接京东、美团、淘宝等平台,在山东、湖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建起云仓,让产品能快速辐射全国。
数字化转型是这场升级的关键。印春引入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通过数据监测消费需求,优化品类的配送路线。“以前是‘有啥卖啥’,现在是‘要啥供啥’。”他笑着举例,某一年假期,平台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传统食品需求激增,团队立刻上线菊花糕、特色月饼等产品,一推出就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云仓的建立,更让“洋马速度”惠及全国。如今,消费者在平台上下单,就可实现“当日下单、次日送达”,物流时效较之前大大提升。而这背后,是公司“产品+加工+仓储+配送”全链条体系的功劳,曾经零散的“菊产业”,变成了环环相扣的“电商生态”。
独富难称菊乡欢,乡邻同富才是安。在印春的公司里,百余位乡亲的“家门口就业梦”正悄然绽放。五十多岁的张阿姨曾因拆迁失了农田,如今每天在车间里分拣打包,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让她的晚年生活有了底气;返乡青年小李跟着印春学电商运营,从最初的镜头生涩到如今能独立执掌一个直播间,收入比在外打工时翻了一倍。
“忙季车间要雇百余人,每人一年能攥着近5万元回家,比守着几亩薄田强太多!”印春望着车间里忙碌的身影,眼底满是暖意,“每次见乡亲们领工资时笑开的模样,就觉得当初的决定,值了。”
致富路上,印春从没想过“独善其身”。2019年,在洋马镇政府与射阳县乡村发展协会的联合支持下,他牵头的“电商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免费提供培训场地,还邀请了县域内资深电商讲师、农产品品牌策划专家加入授课团队,课程内容从短视频拍摄技巧、直播场景搭建延伸到农产品质量溯源、电商合规经营,覆盖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全环节。“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家乡不是只有‘离开’一条路,回来扎根,照样能闯出名堂。”印春的话里,藏着对家乡青年的期许。
随着杭悦茶业稳步发展,如今公司固定资产已超千万元,年销售利润更是突破500万元大关。更可喜的是,洋马镇的“电商基因”愈发浓厚:曾经零散的农户开始尝试线上卖货,镇上的快递网点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包装厂的订单排到了半年后,一条以“菊”为核心的电商产业链正徐徐铺展。印春“建菊花电商小镇”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夕阳西下时,印春常漫步在千亩菊田。晚风拂过,金黄的菊浪翻涌着,将清甜的香气洒满田野。不远处,物流车缓缓驶出,车厢里满载的不仅是封装好的礼盒,更是乡亲们的期盼;车间里,此起彼伏的笑声顺着风飘来,与菊香缠在一起,奏成最动人的乡村乐章。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这样的青春故事,正像菊田里绽放的花,一朵接着一朵,点亮了无数人“归乡兴乡”的道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