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0月18日

江苏科力达

叩开氢能源“新大门”

阅读量:443

本报记者 韦梦露 杨健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射阳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苏科力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注塑机、振动焊接机、三次元标测仪、压力泄漏检测仪等各类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生产。

业绩数据印证着企业的发展势头。截至8月底,科力达已完成近9000万元销售额,达成年度目标的60%。“这一成绩离不开核心客户的支撑,比亚迪、吉利、奇瑞三大车企贡献了60%的销售额,而潍柴、福田康明斯等20余家传统客户则让我们的基本盘更稳固。”总经理冷彬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从2007年天津建厂至今,我们在传统领域的积累,为新能源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布局中,科力达的技术储备成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2020年启动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子水泵壳体,于2024年底实现量产,持续为比亚迪、红旗供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今年成功切入博世、巴拉德两大国际顶尖企业供应链,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00%。“氢能源是我们重点押注的赛道,能进入国际顶尖企业供应链,证明了我们的技术硬实力。”冷彬宇语气中难掩自豪。

技术创新是科力达领跑赛道的关键密码。今年5月,企业在苏州设立的研究院进入实质研发阶段,二车间全自动产线已于8月底全面投产,此前已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新工装模具研发。“技术投入从不吝啬,每年1000万-1200万元的研发费用是底线,现在研发团队占比已达27%。”冷彬宇介绍道,“我们计划年内再扩充5-10名核心研发人员,让苏州研究院真正成为技术攻关的‘桥头堡’,聚焦未来2~3年的高精度核心产品。”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冷彬宇有着清晰规划:“我们会继续平衡好传统与新兴赛道,一方面保障吉利、江铃福特的传统部件供应,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和氢能源产品的交付效率。年底前,争取将新能源及氢能源相关产品的营收占比提升至40%,向2亿元销售目标全力冲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