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乡风物
射阳河,母亲河的诗意长卷
□彭辰阳
蜿蜒曲折的射阳河,从远古奔腾而来,是射阳人民的母亲河。它以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孕育出这片土地上的无限生机。
一
射阳河,苏北大地上最长最古老的自然河,发源于扬州市宝应射阳湖,像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经宝应,盐城市建湖、阜宁、滨海、射阳五县,全长198公里,最终投入黄海怀抱,是苏北盐阜平原万物生灵的生命源泉。
射阳河到射阳县境内,水面比上游宽阔得多,流速也相对减缓,好像是在入海前,要敞开胸襟,展现扬州美女的温婉迷人。
清晨,柔和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射阳河宛如被唤醒的美人。勤劳的渔民撑着小船驶向河心,熟练撒网,仿佛与河流默契对话。傍晚,夕阳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满载而归的船只划破水面,船头激起的浪花似丰收喜悦在空中跳跃。
射阳河两岸,芦苇成林。微风拂过,翩翩起舞,宛如绿衣仙子。芦苇用途还十分广泛,可编织芦席带来清凉,可制作工艺品承载智慧情感,可打笆盖房遮风挡雨。这里,更是众多鸟类的栖息之所,时常传来清脆鸟鸣,弹奏人鸟和谐的美妙乐章。
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依靠河水灌溉农作物,这片土地则报以肥沃富饶,五谷丰登。春天,田野嫩绿,麦苗茁壮成长;秋天,金黄稻穗低垂,诉说收获的欢畅。
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射阳河闸建成,有效调节水位,防洪防倒灌,保灌溉保安澜,射阳人民从此告别水患,安居乐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凭借射阳河滋养,射阳成为全国棉花状元县。棉田洁白,在阳光照耀下宛如银色海洋;棉农忙碌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成为射阳河畔亮丽风景。
1993年,射阳港电厂建立,提供充足能源,推动经济发展。电厂烟囱高耸,巨笔擎天,描绘射阳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
河水甘甜,“射阳大米”,洁白如玉,颗粒饱满、口感软糯、营养丰富;“青龙牌”蒜薹,鲜嫩可口、品质优良,嚼后无渣,备受青睐;河海交接,盛产蟹苗,发展农渔业,注入新活力。
河口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风力发电,乘“风”而上。低碳环保,如虎添翼。“远景能源”新产业,产出16一18MW海上风机,全球最大;风叶133米,全球最长。风机转一圈,上网8度电。风电远景,“风”光无限。
三
射阳河儿女勇立潮头,精神世界,同样引领时代潮流。
刘卫丰,射阳河边维新村村民,2016年,在钱塘江上奋勇一跳,救起素不相识杭州母女。那年,他只有42岁。“中国好人”,无上荣耀,为射阳人树起新时代标杆。
“联耕联种”,探索出新,农业发展,蹚开新路。中央文件,充分肯定;射阳模式,全国推广。
母亲河还孕育出了草编、农民画、杂技艺术等地方特色文化,“一箭三星”,冲天惊人。
四
射阳河水面宽阔,是“浪里白条们”扎猛子,比试水性,强身健体天然泳场。蛙泳、仰泳、侧泳、蝶泳,姿态各异;举手站着踩水行走、跷腿坐着“水椅”小憩,仰在河面,纹丝不动,不沉不坠,超乎想象。他们时而打水仗,时而比泳速,亲近母亲,热“水”朝天。水仗打到高潮时,他们忽然转移目标,挥舞双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旦行船速度放慢,小伙计便瞅准机会,手抓船帮,跃上船头,向主人打个招呼,且把船头当跳台,双脚一并,往半空一蹦,倏地落到河里,不知遁向何方,好一会又在几十米外,钻出水面,换一口气,继续潜行,身手便捷,憋气惊人。岸上水上,一片欢呼。跳水“后座力”,令船头下倾,船主人嗔责:“一群水鬼”!
射阳河孕育出来的娃更是出类拔萃。蒯曼,临海镇农联村走出的女孩,凭借精湛球技和顽强斗志,一路过关斩将,2025年获世界乒坛冠军。登上领奖台那一刻,国旗格外鲜艳,海内外华人欢呼,射阳河澎湃,无数观众热泪盈旺。
五
射阳人民不忘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使命在肩,举过头顶。
建造千秋大桥,专门为老鼋在水底安了“家”,岸上还建了静鼋寺。寺内寺外,梵音绕绕。香客虔诚,河清海晏。
如今的射阳河,一碧万顷,鱼戏蛙鸣,白鹭翱翔,芦草青青。游艇从桃花、梨花倒影中驶过,波纹荡漾中,花枝摇曳,花蕾绽开来,花香飘过来。花香丝丝缕缕,透进鼻腔,直抵心脾。
天上,白云悠悠;半空中,风车悠悠;河滩上,水草鲜美,牛儿反刍,牧笛悠悠。
六
芦苇蹿过头顶,芦叶滴翠。大姑娘、小媳妇摘芦叶,裹粽子,裹进生活的甜蜜,引出屈原投江,人民包粽子怀念伟大诗人、爱国者话题,自然也聊到射阳河的传说,“石羊(谐音射阳)开河”“后羿射日”,还有今朝太平盛世,风调雨顺,日子滋润。他们慨叹,抗战中为保卫母亲河,保卫脚下这片土地,留过洋的戴曙光烈士,血洒射阳河,堪称射阳河边的屈原;射阳河堪称苏北平原上的汨罗江。射阳河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
一位曾下放在新南村的苏南女知青,半个世纪后故地重游,饶有兴致地和晚辈们一起摘粽叶,裹粽子,激情满怀话当年,仿佛又找回了青春的记忆。她说,魂牵梦萦射阳河,多少次穿越回故乡,河水煮河鱼,原汁原味,分外鲜嫩。她曾在农田插秧,在村小代课,后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从此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她记忆的行囊里,永远携带着射阳河的菱藕飘香,岸柳成行。现在射阳河上居然架起了铁路桥,“天堑变通途”,她慨叹射阳变化天翻地覆,高铁一跨回故乡。她感恩射阳河的养育,难忘第二故乡深情。
七
射阳河口,黄渤海生态湿地,风光旑旎,入选“世遗”,全球瞩目。日月小岛,成功开发。宇宙飞船,对接天宫,模拟场景,舟翼凌穹;壮美升腾,血脉偾张;星驰云涌,气势如虹。四海游客,纷至沓来,“射日揽月”,身临其境。当代“嫦娥”、飞天英雄王亚平,莅临观赏,勉励少年,追求伟大梦想;世界珍禽丹顶鹤,频繁光临,声振九皋,人间仙境,赢得无数惊羡目光。
母亲河,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释放智慧无穷,潜力生机无限。
八
河边,农家书屋、影剧院、歌舞餐厅,为辛勤劳动者提供精神、物质多元营养;水榭长廊,雕梁画栋,杨柳依依,天然氧吧,观景、健身、休闲好去处,情侣们说悄悄话,胜似柳浪闻莺。听,那位老人手机响了,孙子报喜考了年级第一,目标锁定清华北大;看,这位年轻军嫂收到微信,丈夫飞行训练,又立新功;暮色轻拢,一对恋人依栏轻语:“愿如射阳河水,岁岁长流。”
九
射阳河不仅有着迷人自然风光,还有着古老、超前的开放意识。唐代,日本遣唐使和新罗国王子,经射阳河口前往长安,谱写了古老的中外友谊篇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千吨英轮“姆幼号”,自射阳河口上溯阜宁,见证了射阳河的开放历史。1994年,射阳港口被列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彰显独特魅力。
十
1920年,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南通人张謇,为射阳河的开放包容所吸引,带领启海移民,携先进植棉技术,躬身趋前,废灶兴垦,为射阳河两岸滩涂开发,勾画出最早蓝图。
张謇的脚步,在射阳滩涂丈量了十天,其中几天,是坐小火轮在射阳河上行走。是年4月11日,张謇日记载:“至濒河区视机垦地……乘轮由射阳湖(河)往来。”次日,诗中又吟:“海上东风柳乍苏,新晴蘸绿射阳湖(河)”。东风润,天“新晴”,“柳乍苏”,“蘸(新)绿”……百多年前,射阳河就是这般如诗如画,令“状元公”怦然心动。射阳河倾倒了“状元公”,成就了“状元公”。“状元公”敢为人先,投巨资开发,遗诗又让今人窥见一百多年前,射阳河的妖娆多姿。启海文化和射阳河文化交相辉映——“状元公”和射阳河的儿女何其幸哉!
十一
雨过天晴,彩虹横跨射阳河上,河水澄澈,荷叶上水珠滚动着晶莹,荷花上倒立着蜻蜓。站在河边,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负氧离子旋即充盈每个细胞,你会觉得心灵被河水洗涤,全身心都空灵澄净,全世界都空灵澄净。
闭眼憧憬母亲河明天:朝霞如火,岸芷汀兰,日出披金,落日浑圆。
射阳河是富饶的河流,滋养土地;是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河流,促进交流;是给沿岸人民带来幸福的河流,承载梦想希望,且不乏浪漫。
射阳河,这条射阳人民的母亲河,生机勃发,正书写着沐光向海的诗意长卷。
“射阳河畔好风光呐,好呀么好风光呐,碧水蓝天鹤家乡哎,鹤家乡……”这首民歌,射阳河儿女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随着射阳河继续散发出独特迷人魅力,这首歌还会历久弥新,更动听更优美……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