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07日

攀高逐新强产业 争先进位挑大梁

——访射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双喜

阅读量:632

本报记者 张慎传 通讯员 张浩

“县委全会发出了决胜收官‘十四五’,实干争先挑大梁,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射阳新实践行稳致远的动员令,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激励全区上下更加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争先进位。”8月1日,射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双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攻坚重大项目,深化产创融合,全力推动指标、贡献、位次并进,加快实现总量、增量、质量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一往无前拼项目、强产业,以‘工业脊梁’勇挑‘发展大梁’。”陈双喜表示,坚持项目强区不动摇,把招商作为硬任务,把项目作为硬道理,把产业作为硬支撑。招大引强抢先手。开展项目招引突击月行动,通过链主带动、基金引投、资源整合,推动新能源、智能装备、无人机制造等一批项目高效落地,年内再签约亿元项目10个以上。项目推进快见效。聚焦开工列统、投产升规,锁定时间节点,强化顶格协调,三季度开工动力电池、半导体封测等一批重点项目,四季度竣工11个在建项目。产业培育树地标。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低空经济四大产业规模扩张,力促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光电显示三个领域强链壮群,年内主导产业产值超150亿元,争创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陈双喜说,一以贯之抓创新、促升级,以“关键变量”撬动“最大增量”。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创新主体裂变增长,创新能级提速跃升,创新质效更加彰显。向“新”而行。落实科技企业项目申报、金融扶持等措施,年内新增高企10家、总数超60家,创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向“高”攀升。精选“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库,一企一策助力赋能,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星级企业各10家,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家。向“智”借力。发挥北大拉曼研究中心、南大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作用,实施产学研项目20个以上。引导企业“数实融合”、降本提效,年内创成省级智能工厂3家、市瞪羚企业2家。

陈双喜表示,将一如既往提效能、强保障,以“环境优势”塑造“未来胜势”。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最强磁场,用改革破局开路,靠开放赋能增效,凭服务聚势兴业。深化改革催生“源动能”。推动资源向招商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力量向经济聚焦。注重改革与开放互促共进,加快突破物联网、高精智能装备等外资项目,积极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建强载体激发“新活力”。加快推动国阳低碳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检测封装、汽车电子等项目。借助产业社区、银泰商业街开业运营,引进现代服务业主体30家以上。做优服务护航“加速度”。常态开展企业大走访,建立政策直享、诉求直办、服务直达机制,帮助企业强信心、解难题、增效益,全年“四上”企业超300家。

“一心一意惠民生、增福祉,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满意’。”陈双喜表示,将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努力创造更高品质生活。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优化、污水管网提升等城建工程,深入实施农房改善、户厕改造、生态河道、高标准农田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更有品质的幸福城市、更具内涵的和美乡村。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用好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载体优势,推动农业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坚持园区带动乡村,深入实施返乡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年内各村集体收入均达55万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关注“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精细做好生活困难群体救助,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动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