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海镇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 顾天童 张同祥)近年来,临海镇党委深耕“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以组织建设为基、人才培育为要、产业升级为核、社会治理为翼,推动乡村在环境、产业、人文层面实现系统性蜕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组织建设”,筑牢振兴发展“桥头堡”。该镇聚焦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薄弱环节,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实地考察”三维培训体系,推动村级“领头雁”队伍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中强本领、优服务。同时,创新开展“书记比武”活动,完成村级活动阵地标准化改造,通过完善民主决策、考核评价等制度,构建“权责清晰、协同发力”的村级治理机制,让基层组织运行更高效。
“党建+人才培育”,激活乡村振兴“蓄水池”。该镇一方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人才方阵;另一方面,通过“亮标选才、拓渠识才、多元挑才”机制,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特别推出乡土人才“回引计划”,以亲情纽带感召乡贤能人带项目、资金返乡,同步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新农民夜校等平台,为“土专家”“田秀才”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长课堂。
“党建+产业升级”,锻造经济发展“强引擎”。该镇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党建+集体经济+群众参与”发展模式,整合大蒜培育、蟹苗繁育、何首乌种植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重点放大和盈黑鸡、果蔬种植等产业辐射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升级,让党建引领成为产业增效的“红色动能”。
“党建+社会治理”,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该镇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构建“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体系,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同时,整合红色资源,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旧址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让红色文化与文明创建同频共振,绘就“环境美、人文兴、治理优”的乡村新画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