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5年06月28日

人间真情

追忆父亲

阅读量:636

□陈洪波

2025年6月3日,继母亲去年7月10日离去之后,我的心再次被狠狠撕开。向来身板硬朗、连清晨咳嗽都很少的父亲,竟也毫无预兆、未留一言地走了……

不到一年,两棵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树接连倒下。母亲走后,我曾以为父亲会是余生最后的避风港。可如今,树倾塌,港湮没……父亲离开后的日子,心中只剩一片巨大的虚空,唯有无尽的思念与永不磨灭的记忆在日夜回响。

父亲生于1937年2月。我出生时,他已35岁。在当时的农村,这般年纪尚无男丁,母亲说,是顶着不小“压力”的。自我记事起,父亲那辆自行车的前杠,便是我童年专属的宝座。

父亲极爱洁净。记得七十年代,整个兴桥公社只有供销社一家浴室,一周仅开放一两天。可无论多难,父亲每周必带我去一次。即便我上了村小,他宁肯向老师告假,也要载我前去。坐在他胸前圈起的小小天地里,他的下巴轻轻抵着我的头顶,胡茬时不时扎得我头皮发痒。我仰起头,看掠过眼前的风景,听父亲讲述做人要诚实、做事须踏实的道理……那些叮咛,伴着车链的嘎吱声响,一同吹散在风里,也深深镌刻在我心头。

后来,我的位置从前杠挪到了后座……直至多年后,我从乡村走进县城、市区,在颠簸的旅途上,那段依偎在父亲胸前的温暖时光,始终是我生命底片上最深的纹路,如同他一直以来的叮嘱,清晰如昨。

初中在镇上,离家约三公里。每日往返四趟,我与邻家的大李结伴步行。每逢雨雪,道路泥泞难行,需雨披胶靴“全副武装”,艰苦可想而知。

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出门时望着灰蒙蒙的天,我忍不住小声嘟囔:“……想吃鱼了。”

中午到家,桌上赫然摆着香喷喷的红烧鱼。我心头一热,一口气扒了两碗饭。午后上学路上,东边同姓的邻居叫住我:“今天的鱼不错吧?恁大的雨,你爸连跑三趟才买到!前两回去迟了,末一次听说刚捕的鱼到了,他急急赶去,在我家屋后滑了重重一跤才成……”后来听说,卖鱼商户都诧异:向来衣着整洁的父亲,那天浑身湿透,一瘸一拐,裤管里全是淤泥……

整个下午的课,我几乎没听进去,脑海里全是父亲腿上那泥泞的印记。多年过去,每在饭桌上见到鱼,思绪便溯洄至那个雨天,那盘鲫鱼。那一跤,跌在泥泞里,却在我心头点亮了一束不灭的光:它照见了风雨泥途中那个踉跄却执着的身影,也从此照亮了我人生路上所有的崎岖与沟壑。

父亲一生干净利落,家中处处井然,物品归置得一丝不苟,如同他严谨的为人处世。

我工作后,父母一直帮我操持家务,带大孩子,直至孙辈大学毕业、成家立业。年过八旬的二老才坚持回到最熟悉的农村老家。

母亲去年远行后,为方便照顾,我和他孙子分别在县城和泰州为父亲准备了房间。今年五一,父亲在泰州小住十多天。离开时,房间纹丝不乱:茶杯端正立于案头,被褥叠得方方正正,衣物整齐码在衣柜深处。回来后,他虽向邻居们坦言在外“听不懂方言,不习惯”,却仍一一作别,念叨着:“6月17日孙媳妇产假结束要上班了,18日我就得去帮着带重孙女了。”

就在父亲离世前两天,恰逢换季。姐姐帮他整理老家衣物棉被,他坚持要按自己的标准叠放。姐姐后来告诉我,她返工了好几次——父亲若见叠得不够齐整,必要她摊开重来,直至完全符合他的心意……如今,这熟悉到骨子里的一切,这每一处纤尘不染的秩序,都像无声的宣告,提醒着我父亲已永远离去。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一年之内,两重永隔,黄土掩尽至亲音容。然而我深知,无论行至何方,无论历经多少风雨,父母的爱将永驻心间,成为我生命最坚实的基石。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我都会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那两颗最亮的星辰——那定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在浩瀚的天幕之上,默默地守护着我,温柔地祝福着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