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蓝印筑梦童心
本报记者 陈慧敏 陈远红
“同学们,你们信不信,老师不用画笔就能在布上作画?”“这个图案有没有同学想来试一试?”……日前,射阳县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蓝印童梦”——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与非遗技艺蓝印花布拥有了一场难忘的“亲密接触”。
活动伊始,蓝印花布市级非遗传承人顾云在蓓蕾剧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讲座。他不仅详细讲述了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还揭示了蓝靛染料的制作过程与防染技艺的奥秘。一系列精美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蓝印花布在漫长岁月中所积淀的艺术价值。通过讲述蓝印花布的历史和蓝印花布在射阳传承的故事,让孩子们亲手地参与实践这种由手到心的体验方式,真正让蓝印花布非遗活了起来。这样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可以提升了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讲座结束后,最令孩子们兴奋的实践环节开始了。同学们纷纷化身为“小小染布师”,拿着刻有传统纹样的型版,小心翼翼地在白布上涂抹防染浆。当拆开染布,蓝白相间的图案跃然眼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与自豪。“我们跟着顾爷爷用刻着纹样的花板在白布上刮浆,就像给布盖了一层‘魔法被子’,再放进蓝染缸里泡一泡,布居然慢慢变成了天空的颜色。原来不用彩笔也能在布上画画!”射阳县小学学生徐婉月兴奋地向镜头展示着自己精美的作品。
看着孩子们专注投入的模样,老师们也感慨万分。“这种在玩中触摸历史、在做中创造未来的体验,正是我们想带给孩子们的。让非遗不再是课本里的图片,而是能让他们眼睛发亮、小手忙碌的真实美好。”射阳县小学教师王沐芹表示,以后还会把更多这样的美好体验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探索中,永远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蓝印花布是极具东方美学韵味的传统印染技艺,也是射阳农耕历史的生动见证。顾云表示:“未来我们期待和学校开展更多元化的合作,让我们射阳非遗蓝印花布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让蓝白雅韵这种东方美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