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6月12日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长荡镇打好“三农”工作“组合拳”

阅读量:517

本报讯(记者 贾凡)12万亩高标准农田交付使用;创成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家;三合大沟高分创成幸福河湖,西厦社区获评“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4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60万元……去年,长荡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年初以来,长荡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镇夯实稳产保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2024年度8700亩高标准农田进度质量安全监管,夏收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同时强化已建工程长效管护,确保持久发挥效益。培强补优农业项目。新上秸秆收储中心项目,推动秸秆原料化利用,促进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新开工长荡粮食购销有限公司1.2万吨粮食仓储项目,秋收前投入使用;开展农业项目招高引新行动,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形态乡村产业等,引进、培植年销售超3000万元的农业企业1家以上。深化农业品牌建设。依托“长荡镇选”网络销售平台,试点推广种植港南鲜甜玉米一号,不断丰富“长荡镇选”菜篮子;申报长荡绿茄国家地理标志、长荡小方糕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

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高水平宜居。该镇提优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房改善,再拆除一批农村老旧危房,在示范社区再新建一批民房,提升西厦、三合、港南等示范社区配套服务功能;持续优化路网格局,申报改扩建潭洋河长青桥等主干道桥梁,建设组通户水泥道路16.4公里,新建桥梁13座、维修11座。提升人居环境。一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中河、云安、陈林等村户厕改造780户;建好港南社区绿色循环农业零排放、陈林村有机肥替代化肥2个示范点;三合村创成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质水环境。更富成效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棚虾养殖转产转型,持续提升粪污处理中心处理能力;依托智慧畜牧平台开展实时远程监测,确保粪污不排河、不外溢;实施中心河利民河至黄沙港段洋沙河洼界河至黄沙港段 13.09公里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推动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向好,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打造农民高品质生活。该镇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就业创业帮扶,全面扒排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服务企业引才用工,全年新增就业创业 350人以上;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提高公益性岗位透明度和倾斜力度,通过政策鼓励企业为低保、低保边缘农户提供就业或来料加工岗位;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扩面提标。强化联农带农。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联农带农作用,把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获得租金收益,增加农户财产性收益。做大集体经济。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和“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村集体“领头雁”作用;进一步梳理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有序推进村企、村社等合作模式,健全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年底前10个以上村(社区)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其中4个村(社区)超 100万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