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5年05月24日

人在旅途

桃花潭水深千尺

阅读量:569

□骆飞

举目桃花潭,舟在山中,水在山中,村在画中,天人合一,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幅充满诗情的画卷。潭水比传说更幽邃,千尺深浅原是诗人的醉语,此刻却真觉得深不可测。

——题记

为聆听历史的回声,我们从江苏的盐城到了安徽的泾县。朋友说,到了这里,除了看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不能错过。我笑答:桃花早谢了。他摇头,说风骨总在凋零后。

这倒让我想起关于李白与汪伦的一段佳话。汪伦,歙州黟县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据说汪伦为了邀约李白到桃花潭一游,特传书曰:“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话不在多,在有的放矢,击中兴奋点。诗仙酒仙李白没有拒绝的理由。汪伦以美酒待客,李白自然豪情万丈。说话间,李白提出乘兴看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哈哈一笑,仁兄所处之地便是十里桃花,所在酒店老板姓万。李白从汪伦的美丽谎言中感受到朋友的良苦用心和深情厚谊。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为李白此人此诗,如今桃花潭成了泾县有名的景区。

桃花潭距县城约34公里,有车直达,倒是方便,只是“不是时候”。暖风阵阵来,春天匆匆去,桃花尽谢,就连油菜花也结果生子,只能是绿肥红瘦绿肥黄瘦了。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倒也正是时候。游客少些,潭水满些,不更好吗?桃花只是引子,我们为李白而来,为潭水而来,为这里的明清建筑而来,为这里人的热情好客而来,为深藏不露的文化而来,值得!

进景区,穿过长廊,抬头便是文昌阁。阁为三层八角砖木结构,高25米,底层直径10米。画檐飞角,似塔非塔,造型别致,气宇轩昂,颇为壮观。此阁建造于清乾隆年间。每层有题刻门额,底层谓“盛世文明”,二层曰“文光射斗”,三层曰:“共登云梯”。文昌阁作为供奉文昌帝君的祠庙,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在古代被视为祈求学业有成仕途顺利的重要场所。家族中出20位举人方可建造文昌阁。中国曾经有1700多座文昌阁,但目前仅存35座。

前行数百米便是翟氏宗祠,坐北朝南,明代中期建造,占地6700平方米,为中华第一祠。据说,翟氏有进士15人,举人上百,秀才上千,是文化传家的旺族。

继续往前走,穿过石洞门,便来到老街,这里保留了不少明清建筑,青石路,马头墙,纯朴宁静,只有几家店卖一些手工制品工艺品和土特产,不像有些景点商业气息太浓过于喧嚣。我们沿着小路小巷,走走停停,遇到老乡也热情招呼,很是开心。老街尽头出去便是码头,乘船之地,此刻,桃花潭才初露尊容。

桃花潭是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水面,日月如梭,潭水依旧。一潭碧水映蓝天,两岸美景掀眼帘。如此胜境,不如闲坐慢走,静心体会。转头看去,是李白与汪伦正在对饮畅叙。李白手举酒杯,对着蓝天,边饮边唱,纵情豪放。汪伦豁达坦荡,盛情款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群雕把我们一下子带到那个遥远的过去。阳光下,波光粼粼,翠峦倒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远处的铜铃摇碎千年光阴,叮当声里竟有酒气。恍惚见一袭白衣倚栏,举杯邀向潭水,杯底沉着整片盛唐。

此时,船工喊“上船啦,去对面万家酒店”!哈哈,真是惊喜连连。上船到对岸,那是万村老街,万家酒店就在街口。门前是桃花盛开,李白举杯,为小店招揽顾客。店里老板热情好客,介绍各种酒水。“尝尝吧,这是自酿的米酒,这里有李白喜欢的白酒……”在巷子里,遇到老乡挑着担子,望着我们,欲言又止。我主动问,担子里是什么?他小声答,自家的,山核桃仁,你买点吧?我说,你该大声吆喝。他摇摇头,放下担子,说你们要,我便宜点。我们二话没说,拿了两罐。急着赶路。

我们坐船返回到码头,上怀仙阁,登高望远,做最后的告别。举目桃花潭,舟在山中,水在山中,村在画中,天人合一,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幅充满诗情的画卷。潭水比传说更幽邃,千尺深浅原是诗人的醉语,此刻却真觉得深不可测。岸边捣衣声起,有老妪在捶打岁月的褶皱,棒槌声与当年踏歌声叠成回响。

该归了。虽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走。揣一袖山风,潭水仍在身后荡漾,把李白的孤舟,汪伦的渡口,今人的足印,统统酿成陈年月光。原来诗魂从未离去,总在薄醉时分,化作某片掠过潭心的云影或某阵惊醒柳絮的晚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