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警报“震动”安全弦
本报记者 李雯雯 张天济
“呜——”5月12日下午3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彻县港城实验小学。千余名师生迅速抱头蜷身,藏入课桌三角区——由县人民政府牵头,应急管理局、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防灾减灾综合演练正式启动。
“地震了!快躲避!”警报响起瞬间,教学楼内书声琅琅的教室瞬间切换为“应急模式”。各个楼层的教室内,在老师的高喊指令下,学生们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蜷身藏入课桌三角区。走廊里,安全岗教师同步关闭电闸、打开逃生通道。短短30秒,全校师生完成避险动作。“每月至少一次应急训练,现在孩子们的反应速度比教师还快。”副校长孙树堂在监控大屏幕里全程注视着演练进程。
“主震结束,立即疏散!”广播指令下达后,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弯腰疾行,沿指定路线奔向操场。突发“险情”同步上演:模拟楼梯坍塌导致一名教师被困,消防救援队操作雷达生命探测仪锁定位置,云梯车破窗施救;医疗组担架转运“伤员”,各班教师快速清点人数,确保全员撤离。“警报响时很紧张,但跟着老师的指挥撤离,很快就找到了节奏。”六年级学生杨杰羽抹着额头的汗珠说道。
操场南侧,应急物资调拨与安置演练紧张有序。县应急物资储备库迅速调配帐篷、急救包,各镇区救援队搭建安置点,红十字会人员引导学生进入帐篷,医护人员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夜间求救要用三短三长光信号!”学生杭煜博举着应急手电演示新学技能,帐篷内顿时亮起此起彼伏的摩尔斯密码光点。
装备展示区变身“安全课堂”。消防人员现场演示混凝土切割机、液压破拆工具等专业设备,讲解热成像仪定位、球型起重气垫使用技巧。学生们争相体验穿戴急流救生衣、操作灭火器,直观感受救援科技的力量。
夕阳西下,演练虽已落幕,但安全教育的回响仍在延续。散场时,不少学生仍在讨论今天的演练细节。“防灾减灾不是一场秀,而是要化作每个人条件反射般的行动自觉。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联动’的安全教育新格局,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县港城实验小学副校长孙树堂表示。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