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4月29日

京奕绿能“万兆全光网试点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

阅读量:484

本报讯(通讯员 张长虎 记者 张学法 彭岭)近日,江苏京奕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万兆全光网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成为全国高端纺织行业首个吃“万兆光网螃蟹”的标杆项目,这个总投资60亿元的智能化工程通过给工厂装上“超级网络大脑”,让传统纺织厂摇身一变成为数据“高速公路”上的智能枢纽。

京奕集团拥有14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多项行业标准的“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将其在涡流纺纱线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项目一期210亩厂区内,两栋近2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厂房已初现雏形,280台国际领先的日本村田涡流纺纱机即将入驻,未来这里每年将产出18万吨绿色新材料,不仅供应宜家、耐克等国际品牌,更将进军航天航空、医疗等高端领域。

项目负责人孔国庆介绍,万兆光网就像工厂的“神经网络”,让每台设备、每个角落都能实时“对话”。相较于传统工厂网络,这里的单根光纤每秒可传输500亿字节数据,相当于1秒传完100部高清电影,能同时满足全厂千台设备“在线聊天”,连质检摄像头拍摄的8K高清图像都能“秒传”到控制中心,彻底告别数据“堵车”。

走进京奕绿能的规划蓝图,万兆光网的神奇之处藏在三个“超级能力”里:一是超级带宽:给数据铺就“不限速高速公路”。传统工厂网络如同双向两车道,遇到大量数据传输就会“堵车”,而万兆光网的50G-PON技术直接把车道拓宽成“50车道超级高速”,让数据传输突破距离限制,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仓库的库存动态都能毫秒级同步到中央控制室。二是无缝漫游:移动设备“走到哪儿连到哪儿”。在布满金属货架的车间里,叉车、AGV机器人等移动设备曾因信号“孤岛”频繁断网,如今WIFI7技术织就一张“全覆盖信号网”。设备就像带着“随身WIFI”,从车间到仓库、从室内到室外,信号自动“接力”切换,全程零中断——哪怕叉车开到货架深处,网络延迟也能控制在20毫秒内(相当于眨眼时间的1/50),彻底解决了移动作业“失联”难题。三是智能调度:让工厂运行如“精密钟表”。万兆光网搭配AI算法,为工厂装上“智能大脑”:在货物转运环节,系统化身“聪明的交通指挥员”,实时分析每台设备的位置和货物需求,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让AGV机器人少跑空路,效率提升;在安全管理上,摄像头变身“24小时保安”,AI能秒级识别工人未戴安全帽、设备异常发热等隐患;设备维护也更省心,传感器如同“健康监测仪”,实时采集振动、温度数据,提前预警故障,避免突发停机造成损失。

该公司充满未来感的项目,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创新实践。市工信局与中国联通盐城分公司组成专项工作组,首创“50G-PON+OTN”端到端硬切片技术,为工业控制信号开辟“专属绿色通道”——就像给急救车设置专用车道,哪怕数据流量再大,设备控制信号也能“一路畅通”,时延稳定在10微秒以内(比眨眼快1万倍),确保机械臂精准抓取每一个零件。

目前,京奕绿能项目进展顺利,1#厂房已封顶,预计9月试生产。届时,这座智慧工厂将实现“设备互联率99%以上、数据实时传输延迟<50μs”的核心目标,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将成为现实。依托万兆光网的高速率特性,企业正在开发的工业AI智能分拣系统,未来可直接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特种纤维生产,让“射阳制造”迈向更高端。

“这不仅是一次网络升级,更是传统产业向‘未来工厂’的跨越。”业内专家朱序军表示,京奕绿能的试点将为全国纺织行业提供“射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万兆光网在厂区内织就“智能大网”,一个年产值16亿元的绿色智能标杆正成为黄海之滨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