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干民兵鞠瑞军勇斗歹徒
本报通讯员 刘德成 张建忠
近日,在长荡镇,长荡社区三组居民尤国江、王晓平夫妻将一面写有“见义勇为千秋颂,感恩戴德万代传”的锦旗,郑重地送到了西厦社区二组基干民兵鞠瑞军的手中。这面不平凡的锦旗诉说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39岁的基干民兵鞠瑞军,用他的勇敢和担当,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了他人的安全,诠释了新时代民兵的英雄本色。
2月15日上午9点多,长荡社区一户人家正在操办丧事家宴,鞠瑞军正在灶台前忙碌,而尤国江也在现场帮助料理丧事,王晓平恰好在他旁边唠嗑。此时,河对面的异常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名40多岁的男子正鬼鬼祟祟地在居民王晓平家门口徘徊,不时向四周张望,并迅速钻进了她家屋内。多年基干民兵训练形成的警觉性,让鞠瑞军瞬间绷紧神经。
“快回去看看,你家是不是来了亲戚。”鞠瑞军放下手中的锅铲,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王晓平起初并未在意,但看到鞠瑞军严肃的神情,还是快步往家赶去。推开家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浑身发凉:陌生男子正将抽屉里的财物往随身布袋里塞,听见响动后,竟将她粗暴地推进西房并反锁房门,继续疯狂翻找贵重物品。
被困屋内的王晓平迅速冷静下来,果断推开窗跳至屋外,声嘶力竭地呼喊:“抓小偷!快来人啊!”呼喊瞬间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同时也让不远处的鞠瑞军闻讯赶来。听到呼救声,鞠瑞军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工作,飞奔向小偷逃离的方向。只见那名小偷慌不择路,拼命朝镇卫生院方向逃窜。
作为基干民兵,鞠瑞军日常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此刻显现出巨大优势。他凭借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逐渐缩短与歹徒的距离。在镇卫生院门口的公路上,鞠瑞军成功将小偷截住,并果断上前将其制服。
但此刻危机发生,小偷疯狂挣扎中从怀中掏出一把二尺长的螺丝刀,恶狠狠地刺向鞠瑞军。千钧一发之际,鞠瑞军凭借平时训练积累的敏捷身手,牢牢控制住了对方,确保其无法再做出任何伤害行为。
与此接到报警的长荡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将小偷带回派出所接受进一步审问。经审讯得知,该男子系亭湖区新兴镇人,今年已40多岁,此次来到长荡镇作案,从王晓平家盗窃了2000多元现金。如果不是鞠瑞军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了这场犯罪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事件平息后,鞠瑞军没有声张,简单处理伤口后便默默返回家中,随后前往外地打工。直到4月20日,当王晓平将锦旗送到他手中时,这段英勇事迹才广为人知。面对众人的赞誉,鞠瑞军显得有些腼腆:“这是我应该做的,换作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在长荡镇人武部负责人眼中,鞠瑞军的见义勇为绝非偶然。作为基干民兵队伍中的骨干成员,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周的军事训练,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防汛救灾、应急处突等任务中,总能看到他冲锋在前的身影。“他不仅军事素质过硬,更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人武部干事这样评价道。
在邻里乡亲眼中,鞠瑞军是热心肠的代名词。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主动帮忙;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他从未缺席。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让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如今,那面承载着感激与敬意的锦旗,静静地挂在鞠瑞军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它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新时代基层民兵精神的生动写照。在社会治安面临新挑战的今天,鞠瑞军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们对正义的坚守,也点燃了社会向善的力量。
长荡镇政府已将鞠瑞军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学习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当地学校邀请他为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用最鲜活的教材开展法治教育和品德教育。这面锦旗,正在发挥着超越其本身的社会价值,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从默默奉献的基干民兵到见义勇为的英雄,鞠瑞军用实际行动证明:英雄并非遥不可及,正义就在每个人心中。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注脚,更是一曲属于平凡人的英雄赞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正是无数个像鞠瑞军这样的普通人,用自己的担当与坚守,共同绘就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美丽画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