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邱玲娜
春天的淮海农场,空气里浮动着泥土与菌丝交织的清香。晨雾未散时,闺蜜超男已支起直播架,将镜头对准菌菇大棚里初绽的羊肚菌,那些棕褐色的菌伞舒展如梵高的笔触,在补光灯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
这是首茬“菌中黄金”的采撷日,她沙哑的“家人们”刚出口,订单数字便如春汛漫过堤岸。隔着屏幕,我看见她指尖抚过菌柄的沟壑,将菌菇生长的故事织进每声吆喝里。日光斜斜爬上她的侧脸时,她沙哑的嗓音里裹着蜜:“娜娜,和你码字时一样,我正往热爱的土壤里扎根呢。”这话让我想起去年谋划线上营销时,深夜里她猫着腰溜进办公室,对着空荡荡的直播间独白两小时的笨拙模样,而今她的眼睛却比菌褶间凝的晨露更亮。
前日归家途中,一缕焦糖香悄然勾住脚步。烘焙店玻璃门上红纸剪的“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正簌簌颤动,门铃叮咚间,暖光倾泻如蜜。老板娘踮脚擦拭着展示柜,糖霜沾在睫毛上恍若落雪:“我先生在后厨揉面团呢,他说面团是有呼吸的。”隔窗望去,系靛蓝围裙的男人正将面胚抻作蝉翼,学徒们屏息围观的姿态,仿佛见证某种神圣仪式。听她讲创业往事:冷清时日烤焦的面包自己吞咽,却在某个雪夜收到短信:“你家的红豆包,让我想起外婆的土灶台。”话音未落,外卖骑手匆匆取走蛋糕盒,门铃叮咚声中,她眉梢的甜意比糖霜更绵长。
暮色浸透梧桐时,超男的直播回放仍在耳边萦绕。“羊肚菌炖鸡最好加两片陈皮,能让汤品口感更加鲜美……”沙哑的尾音未落,弹幕跳出“主播喝口水吧”。这幕让我忆起县作协的如月老师——那个在田埂间偷背《唐诗三百首》的农妇,三十多岁才对着二手电脑自学平仄,如今她的诗句已在《中华诗词艺术家大词典》里生了根。前几日交稿时,赵主席抚着老槐皴裂的树皮点拨:“好文章要像这青苔,从生活裂缝里长出诗意。”窗棂漏下的光斑在他指间跳跃,我突然惊觉自己总在誊写昼夜,却忘了将晨昏酿成月光。
深夜键盘声碎,友人消息倏然点亮屏幕:“你写的麦田故事,让父亲想起在农场奋斗过的旧年。”怔忡间,老板娘那句“面团会呼吸”忽然有了具象,当文字从血脉渗入笔端,每个逗点都该带着心跳的余温。那些被讥为痴妄的坚持,那些沉寂朋友圈的篇章,此刻都成了暗夜菌丝,终会在某个黎明顶破冻土。
晨光微醺时,烘焙店新挂的枣木匾额正泛着暖光,“与热爱共生”的烙痕深深。后厨传来清朗的笑嚷:“快来听面包开裂!”金黄表皮的爆裂声里,麦香如春雷滚过原野。我想起菌菇在黑暗中积蓄的张力,想起如月笔下不肯低头的诗行,想起老槐年轮里藏着的风雨。直播间的人潮、烤箱的热浪、文字中的顿笔,原来都在奔赴同一轮太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