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5年04月12日

父亲的画板

阅读量:483

尤维春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同河底的卵石,被时间的流水冲刷得圆润而光滑,却永远沉淀在心底,无法忘却。每当夜深人静,或是佳节来临,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那是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而这份怀念,往往源自于一件看似平凡却意义非凡的物品——父亲的画板。

父亲的画板,并非寻常画家手中的那种,它是一块木制的模具,用于农村过年时蒸年糕时印字画。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这块画板不仅是节日的点缀,更是父亲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画板呈正方形,横竖各六个方块,整整三十六格,每一格都蕴含着父亲的心血。他亲手用小楷书写,每一笔都力透纸背,稳健而有力,仿佛能穿越时空,将那份对家的深情厚谊,对丰收的期盼,对平安的祈求,一一镌刻在这方寸之间。文字是“报到今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大吉,全收百无禁忌”,简短却饱含深意,字字珠玑,句句真情。配以鱼、果蔬五谷的图案,既寓意着年年有余,又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丰收的喜悦。

记得小时候,每当腊月将至,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蒸年糕。那时的我,总是围着父亲转,看他如何精心地准备这块画板。父亲会先用细砂纸轻轻打磨画板,直到表面光滑如镜,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毛笔蘸上墨汁,一笔一画地书写、绘制。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我站在一旁,看着那些文字和图案在父亲的笔下渐渐生动起来,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拜和对新年的期待。

蒸年糕的那天,整个庄子都弥漫着一种特有的香气,那是糯米香甜味道,甜蜜而温馨。我家的糕蒸笼总是最早被借走,因为父亲制的画板不仅字写得漂亮,图案也栩栩如生,大家都希望自家的年糕能印上这样美好的印记,仿佛这样就能把一年的好运都带回家。于是,父亲总是乐此不疲地帮忙,一家接一家,直到夜幕降临,村子里灯火阑珊,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脸的笑容回到家中。

那时的春节,没有现在的繁华与喧嚣,但那份纯朴与真挚,却让人难以忘怀。由于父亲写的毛笔字闻名乡邻,父亲写的春联,也是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大红纸上,父亲的毛笔字如行云流水,或遒劲有力,或温婉细腻,每一副春联都蕴含着他对乡邻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热爱。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着父亲亲手书写的春联,红彤彤的一片,映照着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温暖了整个冬天。

然而,岁月无情,父亲终究还是离我们而去。他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连老天也在为这位善良、勤劳的老人哭泣。父亲留下了很多,却又似乎什么都没留下。他的身影,他的笑容,他的声音,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唯有那块画板,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躺在柜子的角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我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每当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我总会轻轻地拿出那块画板,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和图案,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父亲的温度。那些文字,那些图案,就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在我脑海中一幕幕地放映着。我看到父亲在灯下书写的身影,看到他帮乡邻写春联时的笑容,看到他蒸年糕时的专注与满足……泪水,不知不觉地顺着面颊滑落,滴在画板上,又悄悄地滑落,留下浅浅的潮印,然后浅浅地变得无影无踪。

父亲的画板,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爱。它不仅仅是一块用于蒸年糕的模具,更是父亲生命的延续,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言。每当我抚摸着它,就仿佛能听到父亲的声音,感受到他的温暖。我知道,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爱,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块画板上,留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每当佳节来临,我总会拿出父亲的画板,静静地看,呆呆地想。泪水,依旧会不自觉地滑落,但那份悲伤已经渐渐被怀念所取代。我开始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我知道,父亲一定希望我能快乐地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父亲的画板,是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是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它让我明白,爱,是永恒的;思念,是无尽的。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