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红家庭:和美家风里的幸福“三重奏”
本报通讯员 乔晓华
在特庸镇,提起“最美家庭”潘红一家,熟悉她们的人们总会用“实在、温暖、热心”来形容。这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基层工作的坚守中诠释责任,在柴米油盐的浸润里传承孝道,在志愿服务的奔波中播撒爱心,传递着人世间最朴实的真善美,正在鹤乡大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以热忱诠释责任
走家串户调研、分发宣传单、张贴公告,这是潘红以前做宣传文化管理员的日常工作。不久前,她因为工作优异被调去特庸镇财政所,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与成长。
基层工作琐碎繁忙,只要一接到电话,她就立即冲出去,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忙起来经常忘记吃饭。因为工作太忙,潘红的爱人就接过担子,一下班就回家帮忙照顾两个女儿,给家人做饭,解决她的“后顾之忧”。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每每我做完一件事,都觉得很有成就感。”多年的基层工作生涯,无论是大事小事,潘红都认真对待,尽心尽力做好,永远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智慧、汗水和执着书写着基层工作者的成长答卷,受到了乡邻的一致称赞与好评。
以孝道浸润家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潘红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爸妈从小就教育她“孝顺有加、诚信助人”。打记事起,她就明白孝心和品德的重要性。
在潘红9岁那年,奶奶突发急性脑溢血,经过紧急救治,奶奶虽然脱离生命危险,但双腿落下了病根。此后,每天早上,妈妈会给爷爷、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到中午,爸爸都把肉骨头留着熬汤给奶奶喝;晚上她放学回来,爸妈还给爷爷奶奶剥老人喜欢吃的桂圆,给二老擦拭身子。十几年如一日,父母照顾奶奶的行为在潘红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在我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希望用我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教育她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久前,潘红的母亲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工作多晚回家,她都一定把家里的碗筷、衣服洗干净,让母亲尽量不碰冷水。爱人则每晚为岳母熬制中药,炒制热敷贴,帮岳母敷腿、按摩。以孝传家、以爱润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潘红夫妻的言行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孩子前进的方向,诠释着爱与责任的真谛。
以微光汇聚温暖
近日,特庸镇全面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潘红与众多志愿者一起,深入千家万户,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2018年起,潘红一家共参加了2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给孤寡老人洗头、剪指甲、做饭、读报纸;给孩子们唱歌、画画、阅读、科普;给残疾人送去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再就业……很多时候,不只是潘红自己,她们一家都奔赴在志愿活动第一线。潘红的女儿在她的影响下,也会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遇到家里有困难的家庭,她们一家不仅自发捐款,还会帮忙宣传,发动大家一起伸出援手、共渡难关。
从“小家”到“大家”,潘红一家用行动注解着幸福的真谛:是基层岗位上的一句 “我来了”,是病床前的一碗热汤,是志愿服务时的一次伸手。这个平凡的家庭正用真心、孝心、爱心演绎着人世间最温馨的幸福。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