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社会
2025年03月29日

“流动体检站”开进田间地头

阅读量:465

本报记者 李雯雯 张天济 通讯员 王荣

近日,在黄沙港镇月滩村的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院里,随着印有“农业执法”标识的白色服务车刚停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检验员陶德勇便拎着工具箱快步下车。早已等候在旁的合作社负责人赶忙迎上前:“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春耕马上要开犁,这几台‘铁牛’就等着做完年检下田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台蓝色拖拉机整齐列队,检验员们分头忙碌开来。有的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机身是否有损坏、灯光是否正常、制动系统是否灵敏等;有的则仔细核对农机的相关证件和信息,确保人、机、证相符。他们从车辆外观、制动系统、灯光到发动机性能等,每个环节都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灯光亮度达标,但转向灯罩有裂纹需要更换。”陶德勇边记录边提醒,农机手曹阳随即在手机记事本记下配件型号。

“往年这时候最头疼,二十多台农机要拉到县城年检,来回就得耽误两天工。”曹阳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托管了周边三个村的5000亩麦田,春耕期间农机连轴转,现在‘流动体检站’开到家门口,上午检验下午就能下田,效率翻倍不说,技术人员还现场教学保养诀窍。”

据悉,自2月20日启动“送检下乡”专项行动以来,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创新推行“移动检验站+流动服务队”模式,将服务点设在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院场和田间地头。检验员们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对制动性能、灯光系统、发动机工况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检测。截至目前,已完成13个服务点1448台农机的“体检”,发放安全操作规程2000余份。

在检验现场,记者注意到每台农机都新增了醒目的反光标识。“别小看这些‘荧光铠甲’,去年夜间作业事故因此下降70%。”检验员正给收割机粘贴警示帖,他随身携带的“安全锦囊”里,既有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也有紧急维修联络卡。趁着农机手排队等候间隙,队员们见缝插针开展“田间微课堂”,用事故残骸实物讲解违规操作的惨痛教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严格检验标准,规范牌证管理,保证服务质量,确保农业机械以安全、合规的状态投入农业安全生产作业中。”陶德勇表示。从“坐等上门”到“送检到田”,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春耕时节的这场“流动体检”,检的是农机设备,暖的是百姓心田。当执法标识融入田野底色,当技术指导对接生产需求,新时代的“三农”服务正在广袤乡间写下生动注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