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合法使用水资源服务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县水利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锋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答公众提问
问: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涉及农业、工业、城市化、能源等多个领域。我县水资源现状怎么样?县水利局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县水资源保护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我县地处黄海之滨,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我县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其中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县内主要河流有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等,这些河流为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我县的湖泊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以射阳河最为著名。射阳河是盐城市较大的淡水湖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水资源调节功能。此外,我县还建有多座水库,如明湖水库、黄沙港水库等,这些水库在防洪、灌溉和供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季节性分布不均和水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夏季降雨量较多,而冬季和早春时节降雨量减少,水资源相对紧张。此外,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成为当地政府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县水利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治理水污染等。通过努力,我县正朝着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我局全面贯彻执行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制度,对非法取水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主要采取了几方面措施:一、实行严格的水资源双控管理制度。依据上级下达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任务,我们及时地将这些目标任务细化并分配到各个镇(区)、农盐场以及取用水单位,确保用水总量的动态控制管理。2024年,我县的总用水量达到6.47亿方,而我们的高质量考核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26.96%,这两个主要指标都成功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我们编制《射阳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定期进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我们还组织开展针对大棚虾养殖违法使用地下水的专项执法行动,共封填352眼违法开凿的养殖浅层井。三、强化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2024年,我们共征收1046.98万元的水资源费。同时,稳步推进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确保各类要素的保障,并与税务部门紧密合作,做好用水计量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四、加强能力建设。我们开展了射阳县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工作,深入推进了县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的规范化集成建设,完成了取用水巩固提升行动信息比对工作,基本上形成“制度完善、基础扎实、管理规范、工作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问:县水利局在推动全县节约用水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答:我县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致力于做好用水审计和水平衡测试,并且高度重视非常规水的利用,以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水平。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4年水利局在节约用水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的复核工作。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考察以及材料审查等多种方式,我们全面评估县域内的节水成效,巩固了节水成果,并且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二、非常规水利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以我县江苏射阳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扩建工程再生水利用项目为例,2024年共使用再生水量达到724万立方米,这一数字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的700万立方米。三、开展用水审计和水平衡测试工作。对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射阳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单位进行系统的水资源使用评估,并形成审计结论。这些结论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管理数据和优化建议。四、督促10家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帮助企业发现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有利时机,通过新媒体以及现场布展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节水专项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县水利局采取以下一系列创新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开展精准计量试点研究。选取位于王开灌区的“芯谷里”515亩标准田块作为试点,安装精准在线计量设备,并完成整个水稻生长季节的用水量统计,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农业灌溉节约用水和高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二、开创一水多用的新格局。通过协调农垦麦芽有限公司与恒泰新能源公司进行串联用水,我们开创了一水多用的新局面。三、不断创新节水新技术。国电清航瑞恒江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移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已被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列入江苏省节水设备(产品)和技术目录。四、积极推动“节水贷”助企发展。通过协调银企对接,我们共完成3笔共计2500万元的“节水贷”业务,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在节水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进展。
问:县水利局在水资源费改税后,对于取用水行为的监管是否会有所加强?具体将如何实施,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
答:在我县全面推进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背景下,县水利局在水资源费改税后,对于取用水行为的监管确实会进一步强化。具体将实施以下措施,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
一是严格执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的纳税人为直接从江河、湖泊(含水库、引调水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行业类别实行差别税额,从而有效调节取用水行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二是健全税务机关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协作征税机制。县水利局将与税务机关紧密合作,共同加强对纳税人取水计量设施(器具)的监管,确保取用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税征收管理的监督检查,防止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水资源税的宣传和辅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纳税人普及水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政策规定,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节水意识,确保水资源税改革的顺利推进。四是加大对违法取用水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反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
问:创办混凝土制造厂,准备办理取水手续,要符合什么条件?准备哪些材料?
答:混凝土制造厂取水项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水资源管理政策、规划和相关标准,确保取用水不超出国家及地方用水定额指标要求。同时,还需要落实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确保节水和废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所有工业退水均回用于生产系统或合规排放。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1.项目取水许可申请书;2.申请人(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及专家技术审查意见;4.若涉及影响与第三方利害关系的,还需提交第三方承诺意见书;5.建设项目批准或核准文件;6.取水申请批准文件;7.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环评审批意见。
问:工厂已经获得取水许可证,由于今年产能增加,许可水量不够用,有超许可取水的风险,应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答:面对企业产能提升导致即将超出许可用水量的挑战,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来确保企业能够继续合理且合法地进行取水活动。一、如果产能的提升是属于本年度一次性的情况。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向那些拥有剩余用水计划的单位购买为期一年的用水权。这种做法能够迅速应对当前的用水紧张状况,并且有效避免了因超出许可用水量而可能引发的责任。二、如果产能的提升是长期且持续的。那么企业就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论证程序,向水利部门申请增加取水许可的水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准备一系列详尽的论证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产能提升的具体原因、新增用水量的详细计算方法以及节水措施的实施情况等关键信息。一旦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企业便能够获得更大的取水许可水量,从而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用水需求。三、在产能提升是长期性的,并且当前的取水许可已经接近极限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企业应尽快办理水权交易,购买一定数量的用水计划以缓解当前的用水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同步推进扩大取水许可的申请工作,确保在未来能够合法合规地获取足够的用水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不仅能够解决眼前的用水困境,同时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现在水资源费改税后,交税的单价较以前有所变动,企业生产成本有所提高,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用水成本?
答:一是了解费改税后单价调整情况。费改税后,并非所有水资源的单价都提高。实际上,单价的调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所处地区、取水用途等。因此,部分单价可能有所增加,也有部分单价可能会有所减少。这是一次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的调整,旨在更合理地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和成本。二是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降低用水量是降低供水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积极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施、加强用水管理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用水浪费。这将有助于降低用水量,从而降低供水成本。三是更换用水水源。寻找替代水源也是降低供水成本的重要手段。如果是使用地下水的,可以考虑将使用地下水更换为使用地表水,或者多使用非常规水资源,如再生水、雨水等。这些替代水源通常价格更为低廉,且有助于减轻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但在选择替代水源时,要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确保水质安全。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