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走鹤乡
2025年03月21日

“新农人”翟学俭:耕耘在希望田野上

阅读量:346

本报通讯员 卞宏妹

春分时节,薄雾还未散去,长荡镇甲侯村的田野上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翟学俭蹲在一片辣椒地里,一边用手拨开泥土,一边向身旁的农户讲解:“翻土要深一些,晒床时间要充足,这样辣椒的根系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不远处,几位农户正在菊花田里忙碌,翟学俭走过去,接过一把锄头,示范如何均匀翻土、合理晒床,动作娴熟而细致。

新农人“新”实践

翟学俭是长荡镇甲侯村的普通村民,但他却有着不普通的梦想,让家乡的农业焕发新生,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2010年,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翟学俭组织发起成立了射阳县鑫龙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0名成员到如今拥有435名社员,合作社的成长离不开翟学俭的辛勤付出和远见卓识。现如今,合作社占地6亩,建成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超2000平方米的生产加工厂房,为辣椒、菊花种植及年糕深加工等多元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辣椒种植方面,翟学俭带领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超过300亩,每亩纯效益达3500元以上。这种“订单+农户”的模式,不仅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还大幅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菊花种植同样成绩斐然,500亩的种植面积,亩纯效益超过3000元。每到秋季,金黄的菊花田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新农人“新”探索

除了种植业,翟学俭还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引入先进设备,将本地优质农产品加工成年糕,不仅提高了附加值,还拓宽了销售渠道。这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让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合作社的成功,离不开翟学俭独创的“五统一分”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结算经济效益),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还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合作社收益除留取公积金外全部对社员进行二次分配,让每一位社员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翟学俭的努力不仅让合作社发展壮大,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合作社每年解决季节用工250人左右,人均劳动报酬超过万元。许多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兼顾了家庭。翟学俭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致富带头人”。

新农人“新”心愿

2020年,翟学俭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称号。这一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带领乡亲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的充分肯定。他不仅自己致富,还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翟学俭对未来充满信心:“合作社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他还计划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