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5年03月15日

父亲

阅读量:600

顾长清

我今年89岁,出生于1937年,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七口子就靠父亲给地主种地谋生,受尽了压迫剥削。一天,地主要他送一封信给上冈的敌人。到了上冈,敌人一看,哈哈大笑,原来信里写的是父亲同意来当兵。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父亲走了一家人日子怎么过。幸亏收信人是个熟人,父亲磕了十几个头,才被放回来。

有一天,父亲在麦场上打麦,牛突然要拉屎,父亲便叫在一旁看收的地主把粪桶拿过来。地主一听大发脾气:“一个小伙计,居然用起我来了,回伙!”一跳走了。父亲空手上门赔礼,一次、两次没用,只好外去找亲戚拿债办酒席,请地主来喝酒,好不容易才把这事平息了!吃了一次次没文化的苦,父亲下决心让我读书。

在小学读书,我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小学毕业,因家靠近盐城,便报考盐中。第一天去考,第二天就在盐中正北楼的榜上就有我的名字,全家人高兴,全村人高兴,父亲更高兴。

读盐中是要花大钱的,但盐中对农村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较多的助学金。父亲去村里求村干部开了一个证明,说明我家穷。初中毕业,我又考上了盐中高中,最后,被保送上江苏教育学院,成了个大专生。

在我读书期间,父亲对我费尽了心血。上学报名读书,我是和一个年龄大的同学一起去的。没过几天,父亲不放心,就从长荡步行到盐中去看我,来回100多里路程。中午吃中饭,父亲就在学校门前小饭馆里买了两碗粥和小面。

暑假,我要帮父亲做农活,挣点钱做学费。不管怎么说,他也不让,要我在家复习功课。我兄弟姊妹做衣服,都是给我做好一点的。父亲对他们说,长清在盐城读书,要穿得像个样子。

父亲是旧社会农民的代表,苦了一辈子。没有他的付出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更谈不上后来成为科级干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