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走鹤乡
2025年03月14日

唱出别样“夕阳红”

——记县有爱歌唱团团长陈腾飞

阅读量:370

本报通讯员 陆远 杨向东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日前,一群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人在合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在射阳县有爱歌唱团团长陈腾飞的组织下,《射阳河畔好风光》《九九艳阳天》《八根芦柴花》等一首首经典歌曲把老人们带回那难忘的岁月。

创办合唱团 喜圆音乐梦

现年65岁的陈腾飞,是射阳县有爱歌唱团团长。年轻时,能歌善舞的她当过幼儿老师,曾在上海多家公司任职,现任香港中华工商总会外联部副主任。虽然从事的工作与音乐一点不沾边,但她始终自学声乐知识,从未放下对音乐的热爱。没有老师教,就买本音乐书自己摸索。看视频、利用唱歌软件听音乐。陈腾飞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学唱歌靠的均是勤学苦练。

2023年10月,陈腾飞从上海归乡。她看到社区里不少老人无事可干,不是打麻将就是张家李短地闲聊,于是就滋生组建老年歌唱团的想法。

想到就要做到,做事风火的她就联合社区里的企业退休管理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公务员、退伍老兵、老军嫂等人群,组建文化艺术义工团队——射阳县有爱歌唱团,帮助居家养老和社区集中养老的老人能够老有所乐,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歌唱团成立伊始,陈腾飞遇到重重困难,老师、场地、音响……样样都是问题。但因为热爱,陈腾飞不轻言放弃,她跑遍相关部门和社区,得到射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合德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让这个特殊的歌唱团从2024年4月份正式运营走到今天。

陈腾飞凭着对音乐的一腔热爱,扫除许多教学障碍。歌唱团成员均为退休的大爷大妈,大多数人不识谱,但理解能力还算较强,在学歌唱歌中一点就通。但由于年纪大了,有些团员记忆力不好,这节课教会了,下节课再唱,可能又忘记了。为此,陈腾飞需要与团员不断地排练,不断地磨合,反复练,反复唱,让一首歌、一段词、一个节奏成为团员的习惯,才算达到目的。

唱出欢乐健康 展现老年风采

听说笔者是来采访陈腾飞团长,在合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刚刚参加完合唱的老年人纷纷围拢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热情地讲着自己参加合唱团的故事、感受。

精神头十足的阿姨王为秀颇为激动地说:“以前工作没时间,现在在家闲得无聊,参加了老年歌唱团,认识了很多老年朋友,平时说说笑笑,唱唱歌,心里是说不出的舒畅。”

吉万才是退伍老兵,是歌唱团里的副团长,今年79岁,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每次演出8点就出门赶到歌唱团活动地点,帮忙准备场地、器材。他告诉笔者,陈腾飞每天都要牺牲一几个小时时间,组织合唱。

两鬓斑白的周正余笑嘻嘻地说:“早晨起来本来有点不舒服,唱了几首歌就感觉神清气爽。”他一边跟笔者聊天,一边不忘打趣道,“这就是唱歌疗法,只要一唱歌,就精神抖擞,身体健康。”

“我是冲着陈团长这份敬业精神和负责任态度来的,她不因我们只是个义工老年合唱团就敷衍了事,她对艺术水准有追求、有要求。”团员卞松义坦诚地说。

其他团员也纷纷表示:“旋律一响起来就觉得快乐,一看到陈团长忙里忙外,就把烦恼都忘了。”

陈腾飞自费聘请音乐老师给团员教授声乐知识、自费打印资料,自费购买纯净水……因为陈腾飞的个人魅力,合唱团不断壮大。如今,合唱团团员已经达到100多人,平均年龄70岁左右。

合唱陶冶性情 筑起心灵港湾

作为团队的“领头雁”,陈腾飞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她每天除了做家务,其他时间都贡献给合唱团。而合唱团的事业,也从最初的“热爱”变成现在的“责任”,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在陈腾飞眼中,合唱团的本质是合唱,心在一起,唱在一起。虽然合唱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但在歌唱之后,他们成为一群亲密的人。她笑着描述合唱团的状态:“合唱考验彼此的配合,合唱团和睦得就像一个家庭,大家非常团结且相亲相爱,这也正是合唱的最大魅力所在。”在她看来,这种集体意识在当代社会弥足珍贵。

“举办的活动得到大家的支持,大家都非常支持我,我收获了幸福,感到很开心。”说这话时,陈腾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目前,该团队建立有内训机制,成立了葫芦丝公益培训班、舞蹈公益培训班、综艺歌唱公益培训班。对于合唱团1年来的迅速发展,陈腾飞心中充满感慨:“合唱是一项很好的群众性活动,合唱有助于让老年人关系更密切,让生活更和谐,让老人真正感受快乐,感到幸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