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5年03月08日

润物无声好春耕

阅读量:213

董素印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实践,总结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时令气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跟随着气温回暖的脚步,一场春耕画卷正由南到北在祖国大地徐徐展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久旱逢甘霖,欣喜若狂的农人顾不得乍暖还寒的雨水,冒着冷雨纷纷行动,将年前备足的冬腊肥尽情地撒向田野,精心管护自己心爱的庄稼,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丰收和期望。

墒情适宜好春耕。勤劳纯朴的女劳力开始了锄草松土等体力较轻的农活,看那一汪绿油油的油菜地里,三两成群的妇女细心地将躲藏在作物枝叶下的各类杂草连根拔起,为作物生长腾出足够空间;一望无际的大蒜地里更是忙碌的身影,三三两两的妇女躬身弯腰,双手麻利地清除大蒜的岔苗,聚集肥力让主干茁壮生长。男劳力则承担春耕的繁重体力活和技术活,有的驾驶拖拉机整理水稻秧田,为水稻按期落谷提前做好准备;有的则挥舞铁锹整理麦田一套墒,他们知道“寸苗怕尺水、寸水渍尺苗”的道理。

物资充足备耕忙。“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记得小的时候有机肥料奇缺,作物当家肥料依靠人工积造的农家肥,除了大粪外,主要将家前屋后的杂草垃圾堆集起来进行发酵,开春前撒进地里;或者将冬天从河道中清理上岸的淤泥分挖成小块,均匀地铺到庄稼地里当肥料,不够铺时,还撑上水泥船到大河里罱泥,这些无公害的农家肥也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如今不一样,无机肥已普遍取代了有机肥,每到开春,一家家农资门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边是三三两两的搬运工人从满载的大车上将肥料搬进仓库,一边是农民将一辆辆装满肥料三轮车开回家,上上下下,进进出出,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科技大餐送田头。送农技下乡是农业、科技部门每年必备的动作。记得在那信息闭塞的年代,每年冬季农闲时,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将农业技术编写成朗朗上口、极易记忆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唱,以农民喜闻乐听的形式普及农业技术;政府部门以设立科技示范田、示范高产方等形式,现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各级农业科技人员还服务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业新技术,引导农民进行科学晒田、消毒、防治病虫害。

“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春华秋实,从“耕”中看到了农民的奋斗和付出,也孕育着希望与收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