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好人”张同祥:银发丹心映初心
本报通讯员 金雅雯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伴我行。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中国好人”张同祥以银发志愿者的身份在临海镇展开“学雷锋文明实践三部曲”,用三场暖心实践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他的身影穿梭于社区、学校和幼儿园,将温暖与关怀播撒至每个角落,为初春的临海增添一抹温暖亮色。
银发丹心系桑榆 真情慰问暖夕阳
3月4日,张同祥带着慰问品走进双洋社区老人颜士宏家中,关切询问其生活需求。“年纪大了,更需要社会的关怀。”张同祥说。这份朴素的行动,正是传递爱心温暖,做助人为乐的践行者的鲜活实践。颜士宏老人感慨道:“这些年,像张老这样的志愿者常来帮忙,让我们这些老人的心里暖暖的。”张同祥的善举不仅为其带去物质支持,更传递了精神慰藉。
近年来,老干部志愿者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以生活帮扶、心理疏导等方式撑起“关爱的天空”。多年来,张同祥成立的“老干部志愿者工作室”,组织“桑榆新声传党情”活动,将政策宣讲与快板结合,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银发风景线”。
春风化雨育新苗 雷锋精神代代传
当天下午,张同祥走进射阳县双洋小学,参加“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他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并讲述自己践行雷锋精神的经历。“雷锋的故事不是课本里的符号,而是我们身边可感可触的行动。”他鼓励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善意的种子生根发芽。
通过教育帮扶,张同祥将雷锋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中,他特别提到:“传承红色基因不是空话,要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种“老少共融”的模式,正是老干部发挥威望优势、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典范。
童言稚语话雷锋 薪火相传润无声
在双洋社区幼儿园,张同祥与小朋友们围坐一堂,用生动语言讲述雷锋故事:“雷锋叔叔喜欢帮助别人,就像你们分享玩具一样简单。”当听到雷锋为战友补袜子,朵朵小朋友举起小手:“我昨天帮小美扣纽扣,也是小雷锋!”稚嫩的互动中,雷锋精神悄然浸润童心。这次行动不仅践行了“弘扬文明新风,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的倡议,更体现了老干部志愿者“深入基层群众”的使命担当。
张同祥深有感触:“年龄只是数字,银发也可以是力量。”他通过理论宣讲、文艺赋能等方式,将党的政策与文明新风播撒至基层。他的老干部志愿者工作室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带动更多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形成“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文明风尚。
从慰问耄耋老人到培育时代新人,从社区服务到文化传承,张同祥用银发之力续写着雷锋故事的新篇章。数十年来,他带领的志愿者团队累计开展活动620余场,惠及群众2.6万人次。正如他在学雷锋活动中对青少年所言:“雷锋精神需要代代相传,用平凡行动点亮他人生活”。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