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2月11日

项目提级、农业向新、镇村焕颜——

千秋镇聚力发展绘新篇

阅读量:470

本报讯(记者 吴君灵)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2万元,工业实时开票7.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987元……成绩彰显经济发展的显著实效,映照千秋镇人民不懈努力的汗水与智慧。

步入2025年,千秋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绘就射阳河畔好风光”的目标定位,坚持经济扩量与发展提质并进、集镇更新与乡村振兴并重、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并举,向新而行、逐绿而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聚力攀高引强,以项目提级带动发展提质。该镇立足千秋中小企业科创园,锻强绿色高端纺织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编制重点企业、招商政策、项目服务、经济数据、科技指标五张清单,着力提高增量增幅、优化效率效益、实现突破突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头等大事”,全年组织开展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纺织产业链专题招商推介活动5场次,储备重大项目信息20条以上,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鼓励传统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推进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千秋中小企业科创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载体能级。探索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实现项目“拎包入住”,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效益集成。

聚力强村富民,以农业向新带动发展向上。该镇紧扣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精心打造“射阳河畔好风光”农业一号线,深度挖掘射阳河水韵内涵和军民融合文化,持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绘就田连阡陌、碧水绕村的生态田园风光图。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完成2024年度1.5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实施2025年度二涧、陆墩、滨兴、竹节等村1.98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坚持品牌强农。以争创“射阳大蒜”国家地理标志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业项目“招高引新”行动,形成大蒜种植、包装、出口、加工全体系产业链。立足“一核多元、果香满园”目标定位,全力攻坚一批稻米、酱油等农业深加工项目,开发丰富“飨射阳鲜”系列产品,推动“千秋味道”“阳河湾”品牌破茧出圈。深入实施富民强村行动,鼓励村(社区)因地制宜、集体领种,深化场地合作,确保18个村(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达60万元以上,持续培育超百万元村(社区)7个。

聚力内外兼修,以镇村焕颜带动发展焕新。该镇聚焦“乡土、自然、生态”,持续在提升基础、完善功能、彰显特色上下功夫,绘就“推窗见景”的乡村“和美画卷”。实施道路改造、绿化提升、污水管网建设等工程,打造具有鲜明千秋特色的文化节点,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集镇环境。持续规范传统“赶集场”经营秩序管理,整治“脏乱差”现象,让“农村大集”聚拢人间烟火、留住乡愁记忆。持续推进农房改善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创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打造更具颜值的美丽生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效改善水生态。常态化做好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实施户厕改造728座,建设生态河道27.45千米,创建幸福河湖3千米,新增成片造林200亩,森林抚育500亩,植绿补绿5万株,进一步擦亮美丽千秋生态底色。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