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
——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报告解读(一)
本报记者 吴杰婷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期,如何谋求更大发展、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提出,锚定工业强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纵观我县,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主攻链条经济,10条重点产业链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向绿而进,具有射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关键词:培育竞争力更足的产业链群
【纵深阅读】锻长补短、集群强链、产业迭代,标记着经济发展的蝶变。
走进临海镇、高端纺织染整产业园,“纺织机械—纺纱—加弹—织造—印染—家纺与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然形成:盛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出的纺织专用设备被送往一墙之隔的沙印集团印染车间,顺龙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弹力丝通过园区的“隔墙配套”企业进行印染加工……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好邻居”们就地就近配套、协同共享发展,我县新纤维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这是我县锚定集群化发展趋势,不断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生动注脚。放眼射阳,聚链成群、积厚成势,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群在我县加速崛起,高端纺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节能环保装备、智能装备制造及核心部件等产业链均呈现出“正增长”的良好态势。
如何推动产业能级实现更大提升?县委全会报告指出,坚持链式思维,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一体开展“百企敲门”“百企技改”“百企融通”三大行动,靶向引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优质产业项目,重点发展以绿能为标识的风电装备和新能源产业,以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为主打的海洋产业,以电池结构件、电子电路、车载智能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以时尚化、绿色化为方向的高端纺织产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同步壮大智能装备制造、光电显示、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持续扩大总量、提升能级,确保工业实时开票销售超85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10条重点产业链为主攻方向,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做大产业规模。”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链主”企业、重点节点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采取“一企一策”针对性措施,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亨通电缆、LM叶片、大连重工等关键环节项目建设,孕育一批“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优质中小企业集群。
关键词:营造支撑力更强的项目矩阵
【纵深阅读】去年以来,举办“向海碳绿·新赢未来”新质生产力招商推介等专题招商活动17场次,成立上海、南京、无锡3个射阳商会,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45个、92个、56个;加大“两重”“两新”等项目争取力度,带动59个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产业项目建设,73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入统投资25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0%;工业实时开票销售、规上工业增加值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看数据“账面”,硕果累累、亮点纷呈,切实感受到我县项目积蓄的强劲动能、产业发展的蓬勃脉动。
一个个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力强的项目不断落地,一批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加速发展,不仅赋能当下、更是蓄势未来。县委全会报告强调,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紧盯“两重”“两新”重点投向领域,积极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十五五”规划。充分发挥驻点招商联络处、离岸创新基地和异地商会整体效能,持续放大绿电绿证、产业配套、岸线码头等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链协同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和产业基金招商,办好长三角招商投资环境说明会、企业供应链大会等系列招商活动,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健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京奕绿能、蓝水海工等列省市重大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列统投资额,确保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95个、60个。
“下一步,我们将狠抓项目建设‘有效增量’,超前谋划、靠前推进,深入研究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申报政策措施,常态化编排储备一批强基础、惠民生的优质项目,积极开展可行性、必要性论证,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进盘子’。”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县项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省市重大项目推进库,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时组建省市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或攻坚小组,每日更新入库项目形象进度,细化厂房竣工、设备安装、试生产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5月份前开工率100%。
关键词:构建成长性更优的板块经济
【纵深阅读】行走在鹤乡大地,从一个“园”到另一个“园”: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县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纺园、高创园……一个个聚链成群、勇争一流的样本,奏响起产业转型升级的澎湃乐章。
一个“龙头”带起一个产业链条,一个产业链条膨胀为一个产业园区。这种产业膨胀发展的景象在我县不断上演,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就是一个生动范例。今年3月开工、9月投产,信达光电LED芯片封测项目一期肉眼可见的“成长”,填补了LED芯片封装产业链的空白,标志着一条从光电芯片封测到终端制造的完整链条初步形成,同样也是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奋力奔跑、蓬勃发展的美丽缩影。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智汽高飞’主导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目标,持续拉长主导产业链条、壮大新兴产业体量、抢占未来产业赛道,推动动力电池做强链条、精密结构件跨链协作、光电显示壮大集群,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射阳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县委全会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园区经济+镇级经济”融合发展战略,东片区以港开区+黄沙港为牵引,高标准建设零碳产业园、风电装备产业母港和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探索“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绿电+氢能”“光伏+渔业”等多种路径,提速建设“绿电直供”、新型储能、能碳管理平台等牵引性项目,加快绿色工厂创建、绿色场景示范、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构建“零碳工业+循环农业+林业碳汇”双碳综合示范体系,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导区。
围绕“高标准建设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这一目标,黄沙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住射阳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区与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一体发展契机,寻求省港口集团等单位支持,加快实施黄沙港千吨级渔船修造基地建设,快推全省首艘海上加工船项目建成运营,实现智慧化码头作业区、水产品精深加工区、渔民生活区和渔船修造区四个大功能区高效运营,着力做好渔港二期建成的“后半篇文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