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
以“委员之力”共护水清岸绿
本报讯(通讯员 王先才 范媛媛)“当前,我县已投入10.46亿元用于港城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以及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等工程项目建设……”11月12日,在县政协举办的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双向评价工作会议上,政协委员们认真听取了《强化系统治理效能 共护全县城乡水环境》提案办理情况的详细介绍,对办理情况表示十分满意。这是县政协深度参与全县水环境治理的生动缩影。
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命脉。我县因河命名、缘水而润,水系发达、沟塘河汊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全县域治水、全流域治水。
“县政协要发挥其独特优势,深入调研全县城乡水环境,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为河湖水质提升、增进民生福祉出良方、谋善举。”今年5月,县委现场交题。
县政协迅速行动,成立专题调研组,走访城乡河道、污水处理厂、养殖场,全面了解县内水质情况、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水环境治理现状。组织县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治水,事关民生福祉,更需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县政协开展“农村水环境质量提升”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组织委员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治水诉求。随后,针对走访中群众反映集中且强烈的河道淤塞、管网渗漏、水利项目重建轻管等问题,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各方代表坦诚交流、深度协商,共商治理之策。活动期间,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6场次,群众参与协商近100人次,收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需补短板》《关于提升河道水质监管信息化水平的建议》《关于在水环境治理中动员全民参与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和微建议50多件,助推了居民用水、垃圾清运、河道管护等一批民生事项妥善解决。
“县城建成区范围内板涵、暗涵较多,导致积淤严重。部分支管网未安装沉降式排污井,直接接入污水主管网,影响正常运行。”“建议对县城31条河道分等级管控。加快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污水治理‘监测一张网、要素全覆盖’监管。”……8月17日,“共护水清岸绿 共建美好家园”座谈会上,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县直相关部门和镇区主要负责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桌而坐,共同听取了县政协关于全县城乡水环境的调研报告。报告从源头治理、规划建设、配套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刻分析全县的水环境治理情况。
推进132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34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设施、建制镇污水管网等治水工程项目,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实施体育路等5条道路配套3.5公里主管网建设,消除管网覆盖盲区;抓好1218家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剩余18家禁养区养殖场关停退出工作,全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排查县城、乡镇河道,做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清梗疏畅、活水调度等工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把报告中的各项建议精准落地为切实行动。
同时,射阳县政协还开展“委员巡河看水行动”,推动政协专委会、界别组和政协委员力量“双下沉”,在全县形成覆盖城、乡、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体系;开展“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等民主监督活动,共梳理各类问题40余条,推动20多条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助推全县水环境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射阳的水环境越来越好了!”10月16日,县政协委员陆俊华在参加委员巡河活动时感叹,如今河湖治理有力,净水潺潺流淌,景色一年更比一年好。
县政协还乘势而上,结合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同心互联·走解促”活动,发动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界别优势,勇当改善水环境的参与者、推动者。
在企业,经济界委员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节能降耗,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田间,农业农村界委员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校园,教育体育界委员开展“美丽河湖,我们在行动”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倡导师生树立环保理念,踊跃参与爱河护河行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投身守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积极实践中来。
“让碧水清流成为射阳的鲜明底色!”县政协主席邱德兵表示,政协将坚守为民本色,持续以水环境治理为履职重点,通过不断深入联系群众,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转化为务实之策,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守护好这一城碧水。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