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强镇绘新图 民生福祉再升级
——千秋镇副镇长吴云珍就社会热点问题答公众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千秋镇的基本情况。
答:千秋镇地处射阳河北,南依射阳河,东濒黄海,西与滨海县接壤,2001年6月由原千秋镇和鲍墩镇合并而成,总人口61204人,下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全镇镇域总面积157.54平方公里,耕地15.5万亩,滩涂2万亩,海岸线3.5公里,射阳河岸线34.8公里,土地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26省道、5009公路、三三线、海千线贯穿全镇腹地,先后荣获“中国蒜业之乡”“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江苏省健康镇”等称号。
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部署要求,千秋镇在贯彻落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千秋镇扎实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立足射阳河畔好风光实际,精心打造“一带两翼三区13节点”,特色鲜明、形象初显,绿色千秋、工业千秋、生态千秋建设多点开花,勇当射阳河畔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更加清晰、底色更加厚重。深入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对全镇辖区内工业企业实现“一企一专员”全覆盖,春竹香料成功5星上云,林夕纺织完成从拉丝到成品的织造全产业链闭环生产,获评高企3家、科小13家,新增规上企业4家,预计全年实时开票达7亿元。新上集蔬菜收购分拣包装出口于一体的荣扬农业项目、鹤湘缘设施葡萄项目和千吨级大蒜仓储冷链集群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规模。
问:近年来,千秋镇在打造射阳河沿线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千秋镇以“射阳河畔好风光”为轴,因地制宜,系统谋划打造农业一号线,以绿色、生态为主线,放大鱼蟹养殖、稻麦农耕等特色,精心打造芦鱼港界点公园、东二丈七生态河道、扣蟹生态基地和推广射阳河畔生态修复等节点。目前已完成墙体、桥体、栏杆彩绘、沿线绿化节点打造。今年沿射阳河新打造13条59公里省级生态河道,幸福河湖22.3公里,新增成片造林65亩,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问:今年以来,千秋镇在产业项目招引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千秋镇始终把项目突破作为加快镇域发展的“压舱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大突破推动产业大发展。围绕高端纺织、机械加工等主导产业,立足横向壮链、纵向延链,开展精准招商。今年完成新签约翰信纺织二期、昌鼎弹簧、天洲环保、城北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翰信纺织二期、昌鼎弹簧制造项目,林夕纺织二期实现竣工达产。同时以“保姆式”服务护航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总投资1.2亿元昌鼎弹簧项目实现全县首例交地当天九证齐发,协助晋驰工业炉、炜烨自动化完成集体用地产权分证。成立3个项目服务专班,走访企业240余次,协调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12个,帮助重点企业争取贷款授信超1000万。今年镇中小企业科创园获得县政府批复,千秋镇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精准定位园区产业主攻方向,规划园区建设,明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60亩8栋约7万平方标准厂房,实现项目“拎包入住”,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形成高标准厂房连排成片的集群发展格局,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问:请介绍一下千秋镇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措施。
答:千秋镇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系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千秋样板。建强产业体系。围绕争创市级农业园区目标,以阳河湾生态农业园为核心,千吨冷链仓储中心对外运营,延伸“一粒米、一瓣蒜、一瓶油、一块田、一条鱼、一桌鲜、一串葡萄”特色产业链条,全力攻坚一批稻米、大蒜、酱油深加工等农业产业链项目,开发丰富“飨射阳鲜”系列产品,形成“1+7”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同时,持续深化智慧农业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商培育,举办葡萄采摘节,形成智慧赋能、农旅融合的“甜蜜产业链”。强化富民强村。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完成滨兴“小田变大田”试点改革,建成运粮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联合高标准农田项目。放大“干部联村、一村一策”效应,开展“强村共富”行动,探索建立“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模式,今年所有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在60万元以上,超百万元村居6个,努力让农民“钱袋子”更鼓、集体“家底子”更厚。坚持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结合射阳河水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建设,倾力打造农业1号线,东起芦鱼港桥,西至集镇,以海千线为轴,串联打造鲈鱼港节点公园、扣蟹生态基地等节点,并深度挖掘军民融合、水利灌溉、废灶兴垦等历史文化内涵,以河为线、串景成片,绘就“九曲阳河湾”的美丽画卷。
问:近年来,千秋镇在城乡面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提升,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千秋镇持续巩固省级健康镇创建成果,精准对标“千万工程”,持续做好塑特色、强功能、优管理文章,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突出集镇改造提升,今年已完成鲍墩次集镇提升改造,实施外墙出新、屋面出新、场地硬化、店面出新及绿化节点等工程。
突出畜禽粪污综合整治,在县“五个一”机制基础上,增设一个水泵、一块雨水分污覆盖膜和一个临时有机肥储存点的“三个一”工作模块,对全镇205户养殖户形成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突出打造“五个一”示范效应,全力推动各村(社区)“五个一”示范点工程建设,着力在每个村打造一条路、一条绿化带、一条河道、一片农庄家前屋后、一批美丽庭院,实现点上有“示范”、面上出“形象”。
问:安全生产一直是民生大事,请问千秋镇近年在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哪些措施?
答:千秋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筑牢防线、坚守底线、不触红线的要求,统筹推进重大隐患排查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全面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狠抓教育培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加大宣传的覆盖面,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切实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紧盯工业企业、城镇燃气、建筑工地、消防、宗教、烟花爆竹、加油站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兜底式排查各行业领域风险隐患,逐个交办落实整改,累计销号问题2427条。
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千秋镇在这方面有哪些成效呢?
答:今年以来,千秋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大力优化养老服务,新建“长者幸福食堂”1家,不断提升镇敬老院的综合承载能力,打造新型智慧养老社区、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依托“智慧千秋”建设搭建老年人健康信息共享平台,联动镇村卫生系统,实时预警监测,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坚持强保障、暖民心。统筹救助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兜底功能,精准落实好民政优抚、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政策,不断提升居民医保、养老参保率。积极扶持创业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00人以上,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100万元以上。坚持优治理、保民安。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推进“一站式”平台建设,强化源头化解、多元化解,着力提升12345、12369等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和效果,千秋镇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还获评省信访“人民满意窗口”。
问:什么样的家庭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什么样的家庭不能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30元/月/人),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都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如果申请人家庭拥有汽车,拥有大型农机具、经营性船舶,家庭成员是“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企业控股人员”,并从事经营活动,或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非因拆迁原因,拥有2套以上(含2套)住房,家庭人均金融资产超过同期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等情形都不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问:千秋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千秋镇全镇总耕地面积15.5万亩,共已实施1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8个村(社区)15.14万亩。待完成2024年联合片0.36万亩新建项目实施后,千秋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将实现全覆盖,后续千秋镇将逐年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提升。
问:请介绍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方面的政策?
答: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由报废部分补贴与更新部分补贴两部分构成。更新部分补贴按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相关规定执行。报废部分补贴实行定额补贴,报废补贴额分为基本政策报废补贴额和加力政策报废补贴额,例如超过10年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1500元,超过10年2行收割机7200元等,具体农业机械报废补贴额度可以搜索《江苏省农业机械报废补贴额一览表》详细了解一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