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4年11月30日

我的新坍印象

阅读量:742

赵晔

我是一名出生、成长、工作在射阳县的人,我们县有十几个镇,因为工作关系也都去过,发现是各有各的起源和特色。但是说到新坍镇,工作中也接触过不少新坍镇的人,尤其是十多年前我更是与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去的次数也更多些,因而有了额外的认识、感觉和情愫。

新坍镇于我来说,那是一片温暖并且抚慰着我的乐土,那是一片红色并且激励着我的热土,也让我不断心系和牵挂着。有时候在想,我眼中的新坍镇到底是什么?那是蔚蓝的天空、袅袅的炊烟、奇妙的生灵、宽阔的土地……

新坍味道是可口的独特美食——止不住的舌尖跳动。新坍镇除了俗语“新坍新坍、卜页茶干”外,这里别样的“山水”还带来了豆腐、芡实(鸡头米)等众多既显平常又具特色的食品,都能够让我们既满足胃又留住心。每年10月份爽口的生态冬桃大量上市,成为新坍镇鲜明的标识和印记——镇里的负责人也曾为之代言,我所居住的住宅小区不远处有时候就有人摆摊叫卖——总能围着一些人,看样子咬着脆、入口甜的冬桃也是颇受欢迎的。

新坍热土是难忘的激情燃烧——忘不了的峥嵘岁月。新坍镇也是红色的热土,是在抗战之前就有党员活动的红色革命老区,射阳县教育系统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境内卢公祠小学。全国劳模巴一恺激励着人们默默奋斗、无私奉献。拥有新潮红色文化传承馆、2个烈士命名村,一件件物品生动地再现着火热的昨天、一个个故事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激情,是人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劳模风采的好去处,也让我们自觉坚持、赓续、发扬奋斗的精神。

新坍感受是传承的淳朴民风——享不够的深情厚谊。各个镇的民风是有差异的,而新坍镇人,朴实是外在的形象和表现,诚挚是内在的沉淀和传承。人们看到我会和我唠嗑、拉呱,丝毫不把我当外人,让我的拘谨逐渐消散,逐渐地融入他们。新坍镇的人也是热情而好客的,接待客人会忙忙碌碌,在田间挑选、采摘最好的作物,以便在餐桌上能够多摆几道好菜。慈祥、和蔼的长者,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忆,时而浮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

新坍风景是靓丽的田园风光——装不尽的别致景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景色,新坍镇也不例外。穿行在新坍镇的道路上,连迎面吹来的风儿都感觉是不一样的。我虽然睁大眼睛却犹嫌眼帘太小,满目都是平整的田地,深绿色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浅黄色蕴含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的周边,长着种种蔬菜、瓜果等,那是自家的“菜盘子”。新坍镇金塘村因洪泽湖决堤后洪水的倾泻而形成的靠渔湾大塘,既展现着美丽的面貌又流传着神奇的传说。

新坍便利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停不下的发展脉动。新坍镇的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道路也在不断地延伸增加、提档升级,宛如一条条“大动脉”、一丝丝“毛细血管”,织就成为便利物资运输、方便人民群众的密集网络。如今和我初识时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俨然是“大变样”,贯穿新坍镇的沈海高速公路永远不知疲倦,迎来送往南来北往的各式车辆;村道是群众家门口的幸福路,近年来开通的353县道,连接上镇外的主干道,让新坍镇更加开放。

真诚新坍,敞门迎客;活力新坍,希望无限。正是走进新坍镇,让我对农业蓬勃发展、农村改变面貌、农民日益富裕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也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衷心祝愿新坍镇的明天越来越好,也祝愿新坍镇的人们生活蒸蒸日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