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写“答卷”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之农业篇
本报记者 贾凡 通讯员 沈磊 杨仟豪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秋天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在射阳的田间地头,曾经播种的希望,正一点一点看到回报……
连续14年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两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一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连串的国字号荣誉,是我县“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印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锚定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目标,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弱项、提效益、创特色,一体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致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射阳样板”。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14.14亿元、可比增幅3.9%。
今日射阳,叠翠流金,村落静美人和谐,产业兴旺奏欢歌。放眼望去,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新型农村焕发新颜,一个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游人如织,一粒粒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生新的希望,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写满了丰收故事
……
稳产保供 粮食安全有“粮”策
艳阳照方田,和风抚新穗。
时下正值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在合德镇蒲港村的一处农田里,只见装载着农药的巨型无人机沿着田垄走向往来飞翔,将一道道白色药雾均匀喷洒在禾苗叶面上,短短几分钟内,数亩稻田已完成施药,防治过程既快速又高效。
“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务农也变得轻松。”种粮大户王功祥说,“以前这同样的地,需要二十多个人工作两天才能喷洒完,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搞定,并且农药和化肥的喷洒更加均匀,水稻产量增加,我们效益也更好。”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过去的“干不完的活”到现在的“甩手掌柜”,多年来,我县农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驰骋纵横,促使农民向“新农人”转变,一幅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近在咫尺。
要想下好农业现代化这盘大棋,视野就要放眼全局。我县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35万亩以上,年生产粮食近23亿斤,的关键就在于“种子”和“装备”。
多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耕射阳大米、马铃薯原种、水产种苗等优势领域,牵手高校院所,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积极培育“一粒米、一朵菊、一尾苗、一株桑”特色产业。如今,“射阳大米”“洋马菊花”“海河西葫芦”“射阳大闸蟹苗”等射阳农特产品享誉全国,分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等荣誉称号,“射阳大米”品牌价值更是高达357.12亿元,列“苏米”首位。
为守好耕地“命根子”,我县全力做好改革文章,自2013年全国首创“联耕联种”以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止2023年底,全县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占全县宜建耕地的92.7%,实现全县宜建耕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03%以上,其中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6.24%,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75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3806户,粮食生产“五统一”(耕、种、防、收、烘干)服务面积超80%。
“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75年来,我县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守好粮袋子,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坚实,道路越来越宽广。
颜值巨变 和美乡村入画来
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串联起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农房,屋场院落干净整洁,燕语呢喃屋檐下,蜂蝶翩跹花丛中……俯瞰初秋的特庸镇王村,美丽宜居是最醒目的“标签”。
今年9月,《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庄规划(2021-2035 年)》通过省自然资源厅数据汇交审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空间基础,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各类建设活动提供了法定依据。
多年来,我县以建设“大粮仓、大超市、大花园”为目标,更富成效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画卷。现有涉农行政村(居)220个,已实现规划编制全覆盖,其中已经审批的183个;另有15个行政村(居)将使用“通则式”管理规定作为村庄规划管理依据,编制进度居全市前列。
建设宜居乡村,向脏乱差开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危旧房拆除、农村厕所革命,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掀起一股清新之风,在辽阔田野中吹拂,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我县先后改善农房4148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7个,改造农村户厕1.8万户,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9.58公里、全市第一,新建22个行政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创成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物流服务一体化达标县。精心打造黄沙港特色渔港、洋马鹤乡菊海、特庸桑乐田园等特色小镇,长荡西厦社区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总数达7个,11个村创成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潮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海通镇创成全国首个“零碳乡镇”。
蓝天绿水中,屋舍田野间,美丽乡村的魅力不断迸发。我县全力推动旅游与乡村自然资源、生态农业深度融合,“茧爱”民宿获评全市首家国家级旅游民宿,“泊心·黄沙港”入选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一体推进“生态百里”特色风貌带和“农业旅游1号线”建设,“射阳河—斗龙港段”入选省“美丽海湾”示范项目。年实现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
建设和美乡村,向“白富美”看齐。我县乡村面貌变了,浓浓的乡愁成为都市人疲惫心灵最佳归属,带动一个个致富项目争相冒头,连接景区、联动产业、搅活经济。“绿水青山的问候”终成“金山银山的收获”,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壮大产业 鼓起农民钱袋子
秋风起,菱角香。近日,四明镇建港村的菱角陆续进入成熟季,翠绿的菱叶铺满水面,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当地农民划着菱桶穿梭其间,娴熟地翻动绿叶,摘下一枚枚水灵灵的菱角,一字排开的菱桶、十指翻飞的采菱人在碧波荡漾的水面绘就了一幅独特的丰收图景。
好水出好菱,好菱带来好效益。近年来建港村充分利用射阳河优质水源,整合水塘、洼地等区域种植菱角,通过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大力发展“水上经济”。“目前,我们的种植面积已发展至80亩,年产菱角约6.5万斤,年收入近2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四明镇建港村菱角种植基地现场负责人王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才能激发农业健康发展活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近年来,我县始终将目光锁定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强村富民。开展“干部联村、一村一策”活动,持续推进省市县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发放全省首笔“五方挂钩贷”3000万元,争取市级衔接资金和帮促单位资金2670.5万元,231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4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村占96.5%。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第四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防止流转费用不合理上涨有效办法,率先制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线上交易服务规范盐城市地方标准,2023年开展农村产权交易达2586宗次,交易额达3亿元。在1镇13村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渗溢土地3052亩,村集体每年新增土地流转费341万元。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按时序进度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扎实开展县乡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等专题培训。新培育射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射阳金戈米业有限公司等1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个主体成功入选全市“十佳百示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国家级示范社2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列全市第一。
当好标兵、走在前列,引领全市“三农”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千里沃野间,已然写满射阳答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