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4年09月05日

买书之乐与读书之乐

阅读量:303

姜建国

买书和读书,是我们生活中最富内涵的一页。买书和读书,是为了丰盈自己,丰盈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实在意义。

买书,在书肆里搜寻,当然是主渠道,而在地摊上淘宝,也不失为一个奇径。在地摊上,要觅得一本好书不容易,但也时常能给淘宝者以惊喜,淘旧书比买新书更有情趣,当你淘到一本心仪已久的旧书时,难免产生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因为地滩上的书,大多为旧书,甚至是孤本,绝版,中国的文人大多有钻故纸堆、读旧书的癖好,朽木好烧,老酒醇厚,旧书耐读,故纸有灵,在故纸堆里最能烘托朝雨锄瓜夜读书的梦幻与斯文。

书是慰籍心灵的精神产品,一个好学上进者,最不能割舍的,就是对书的痴迷。周作人曾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荷,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而书本正属于那“不求解渴的酒”,不求饱的点心,它能丰盈我们的心灵,装饰我们的梦。

买书者在书堆中寻觅,难免手忙脚乱,四顾茫然,无所适从,即便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之志,入宝山而空回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但真正陶醉于买书之人,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东西都符合你的审美想象,因为美是一种整体和谐,但总有一本书能入你法眼,投你所好。对好书的追求,蕴涵了读书人的永生期盼,乘兴而去,空手而回,总是令人心犹未甘,因为人之于书,犹如黄帝遇磁石,蒙恬初识羊毛,有永远的惊叹和深情。

喜欢买书的人,应该也是爱读书之人,对买书有一种近乎执迷的喜爱,求之未得,辗转反侧,忧思难忘,甚至寢食难安。长太息以掩泣,千古伤世情怀,尽在其间。

金圣叹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还听前人说,天地间第一人品,唯有读书。对此,我有认同感。读书是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读书可以为生命找到出口,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人埋首在书堆中,是在和思想的名花瑶草,奇珍异宝对话、交流。读书,在一些人是息影政坛的杂事,在一些人是培养去俗之雅,在另一些人,是求金玉之缘或者是求与古人对谈的乐趣。人的思维被读书的雨露滋润着,生命之树则永远鲜活,腹有诗书气华。于广漠的学海泅游,于知识的海洋驰骋,便有一种浩然正气充盈胸怀。“咏诗一夜东方白”,这是与时光同醉的一夜,好似与神灵密语,好似有禅意赐福。这种口角留香、余味犹存的情态,大概就属于文人的旷达与逸兴。读书,会有种种奇遇,当你读到《论语》上那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时,忽然血如潮涌,因为许久以来,你想要表达的一个意念,竟在两千年前的一部典籍上被先圣表达了。当你读到秦少游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诗句,立即会产生一种共鸣,那杜鹃的啼叫自有一种直抒胸臆的悲怆,像一个不善言辞或五音不全者的低泣。读书让我们看到远岫含烟,新秧翻绿、征人起程、江水归帆、晨岚夕照、月户雨窗等等富艳难踪的壮观胜景。敦煌壁画上佛手的妙曼,青衣戏里云袖的轻舞,鱼儿在水面上摆尾的灵动,鸟儿嬉戏花枝的欢快等等难摩之状,竟可以在对书的一瞥间窥伺大千。人,生也有涯,纵古览今自不必说,即使西汉、东汉、北宋、南宋这紧密相连的朝代,也没有谁能跨越时光,往来其间,唯有书籍,能帮你随意闯进哪个时代。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清风出岫,明月入怀,我们没有赶上目睹其真迹,滕王阁落成时的蔚然壮观,主宰了初唐繁华的星空,一帮文人聚在那里舞文弄墨,我们没有赶上那盛况,莎士比亚《李尔王》那夹带悲凉之音的首演日,我们无缘光顾,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那仿佛身世不在尘寰的斋戒日现场,我们无法亲临。然而,通过读书,让我们仿佛有了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书中岁月,字里乾坤,一旦相逢,风云际会,竟不知今夕何夕。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曾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多么曼妙闲逸的人生,令元代那个原本并不浪漫的时空,流转着无法排遣的风情。而作为看客的你我,亦想穿越岁月的长廊,听一场无关生死,只关风月的大戏。试问诸君,这可能吗?答曰:可也。只要你发奋攻读,书中自有云梯,书中自有舟楫。一本好书,用人们乐闻好道的一篇又篇灵动章节,在不经意间成风化人,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道德共鸣,引导人们修身齐家的家风懿范,塑造人们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