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版:要闻

2024年08月26日
“一料两菇”增效益
阅读量:536
本报通讯员 杨向东
日前,笔者走进江苏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工人正使用自动投料机为新一轮的种植上基料;“智能菇房”里,上下五层的菇床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杏孢菇,几名工人忙着采摘、装篮。
“从目前的种植效果看,一个500平方米的‘智能菇房’一年3茬可产生12万元纯收益。”该公司负责人刘义告诉笔者,公司高效益除了得益于“智能菇房”的全年种植,还得益于采用了“一料两菇”食用菌栽培新模式。
“一料两菇”是利用草菇和杏孢菇对基料的分解能力和对温度要求不同的特点,先栽培草菇,在草菇收获后,再用栽培过草菇的基料加上畜禽粪便,种植杏孢菇。“这种模式节约了基料的投入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刘义介绍,以一个500平方米的菇棚为例,只种植杏鲍菇的话,一个菇棚需要投入50吨秸秆废弃物和8吨畜禽粪便,再加上菌种等,一茬投入达2.4万元,按照一茬产出2万斤,每斤3元,扣除人员工资等支出,纯收益大约2万元。
而按照“一料两菇”的种植方式,50吨废弃秸秆先种植草菇,前后经过45天能产出6000斤草菇。按照每斤4元销售,扣除基料、人工等成本,能带来6000元纯收益。产出剩下的秸秆废弃物和8吨畜禽粪便混合发酵,还能种植杏孢菇。“3个‘智能菇房’的草菇基料,去掉损耗,可供2个‘智能菇房’种植杏孢菇。”刘义介绍,相当于两菇房杏孢菇的生产成本约下降1.5万元。
笔者算了一下,“一料两菇”虽只能一年种三茬,但总体算下来,一个“智能菇房”一年能多收入4万元。“简易棚投入小,我们打算带动周边的村民发展适应季节特点的简易棚种植。一对夫妻管理两个50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可产生5万元纯收益。”刘义透露,随着规模扩大,他还计划就地建设菌菇初加工工厂,带动更多人就业增收。
◎ 《射阳日报》射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57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