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载水利人生“初心不改”
——记共产党员、运棉河地区闸管所职工倪正江
本报通讯员 郭开国 唐富华
“我是党员,眼下正是挡潮排涝的关键时刻,所里人手紧张,我必须坚持站好退休前最后一班岗,把在水利工程管理岗位上努力了一辈子的句号画圆……”在盛夏汛期时,江苏省射阳县运棉河地区入海口大闸处,一位年龄渐大的身影仍在不分昼夜地忙碌着,他就是射阳县运棉河地区涵闸管理所的职工、共产党员倪正江。40年来,他甘守寂寞,不畏艰险,勇当表率,以自己的默默坚守和实际行动履行着水利人的使命与担当。
看潮守闸“承父业”
1958年秋,为承担和保障沿河两岸502平方公里地区旱引涝排、抵挡海潮的重任,上级政府及水利部门决定在运棉河入海口处新建闸站及实施沿河两侧交叉河道配套工程。其中,规划新建运棉河入海闸总宽105.6米,分为15个排水孔,设计日平均过闸流量340立方米/秒,最大过闸流量1467立方米/秒。
倪正江的父亲倪文德,时为大兴公社知识青年,因思想积极、做事认真被抽调到工地帮忙。在随后两年多时间里,倪文德全力参与了运棉河入海闸及其上游沿线配套工程建设。故而在成立“射阳县运棉河地区涵闸管理所”时,他自然被纳入其中,成为射阳县第一代水利工程管理专业人员。
父亲及老一代水利人的敬业精神,无形中影响激励着倪正江,使得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管理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关注。1984年7月,恰逢其父亲倪文德到了退休之龄,且当时用工政策允许老职工子女顶替上岗,他顺理成章进入闸管所工作。作为“水二代”的倪正江,工作中坚持以父辈为榜样,虚心向老水利人学习,听从所领导的安排,在所里先后干过闸上电工、起闭运行、值班看闸、水政督查等工作,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那真正是哪里需要到哪里,从不向组织讲条件,且抱着干就干好的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水利人的担当与使命。
不畏艰险“冲在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尚还处于贫穷落后之时,是各方全力配合之下,方才建起运棉河入海口大闸,要的是其承担起县域中部地区旱蓄涝排及挡潮重任。当时的闸门系混凝土浇筑,护边卡缝则采用的是地产坚硬的刺槐树木,密封效果可想而知。上下游水位一旦形成落差,便会出现渗漏倒灌现象。
更为令人揪心的是,原先插入式闸门升降启闭机,常因闸门升降受力不均导致钢缆绞结甚至断丝,关闸时闸门放不下去。对此,就需要当班人员及时采取抢修措施。多少次,倪正江曾冒着跌落闸塘危险,悬空爬到闸下更换钢缆。钢缆粗硬,弯梢固定,每次更换就好似一场对操作者体力和技巧能力的考验。
1986年汛期,上游及境内因持续暴雨汇聚,加之海潮居高不下,导致运棉河入海闸内水位持续多天高达1.9米左右,给及时排涝减轻沿河两岸农作物涝灾带来难度。每次当班,倪正江都能严格按照县防汛指挥部指令,抓住潮汛瞬息变化所形成的落差抢排涝水。
一次时已傍晚,海潮急速上涨,就在倪正江准备关闭闸门挡潮倒灌之时,突然发现闸门之下堆积着一大坨漂浮物,若不清除闸门就无法放下。情急之下,胆大心细的倪正江,带上长杆镰刀、铁叉等专业用具,系上保险绳,爬向闸塘那空旷水深、风大流急、险情不断的闸口临水横梁上面,挥刀对闸塘漂浮物进行分块,动叉借助水流将其分批推出闸外,令过往居民为他捏了一把汗。
服从安排“履职责”
“听党话、跟党走,组织让干啥就干啥!”2002年6月,经过多次申请和组织培养,倪正江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党的一员的他,更是时刻不忘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2006年2月,县委、县政府从理顺全县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出发,决定将原隶属县住建局的县自来水厂调整划给县水利局。为能尽快改变水厂亏损局面,县水利局决定从系统中抽调两名水政人员协助水厂解决相关问题,刚在所里负责水政工作的倪正江竟意外地被县局选中,成为其中一人。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倪正江始终不忘局主要领导的嘱托,与水厂专业人员密切配合,每天起早带晚深入用水单位与居民家中检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依法依规处理。不仅增强了众人水是商品意识,而且还先后查出40多户非法用水户、封填自凿井53口,为水厂集体追缴挽回74.3万元水费损失。
在运棉河地区涵闸管理所,倪正江发现所属地域有部分土地、水面等资源被当地居民占用。在所领导及众人支持下,他逐户调查核实形成账册,并与各户落实处理意见,凡涉及阻碍行洪的项目坚决取缔,对暂时没有影响的项目要求当事人与所里签订承包合同,一次就为集体获得53万元资源收益。
2018年冬,在全县河道“两违”清理行动中,倪正江又被抽调至清理任务最为艰巨的射阳河沿线地段,参与网箱、渔罾、鱼簖等拆除清理工作。每到一户,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向当事人宣传在河道中设置投放网箱、渔罾、鱼簖的严重影响,告知他们这是违法行为。经过他及众人努力,射阳河内近万只网箱、12堂大罾如期清理上岸。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进入水利系统工作已达40年的倪正江十分珍惜退休前珍贵的时光。考虑到汛期闸上人手不足,他克服家中94岁高龄患病母亲以及乳腺癌手术妻子需人照料等困难,坚守岗位,勇挑重担,竭力为自己水利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