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4年07月23日

看淮剧《杨家将》想起了“靖康之耻”

阅读量:485

悠悠岁月

□姜建国

淮剧是流传于里下河一带的地方剧种,是生活在苏北平原的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当家戏剧,男女老幼爱听会唱者众多。我是土生土长的盐阜儿女,喜爱淮剧的情结自然是与生俱有的,淮剧的很多经典折子戏深深地感染我、打动我,而最能宕我心魄、令我激愤的,当首推《杨家将》一剧。

“人在难中想好友,君在难中思忠良。君有难臣不搭救算的什么忠良”,带着激昂、含着苍凉的唱词所蕴含的悲壮之美,受众无不为之动情动容。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在艺术化的进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忠烈的感佩,对奸臣的鞭挞,对昏君的切齿,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国外列强入侵、保家卫国、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杨家将》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杨令公、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等等,他们忠烈满门,为国效力;他们所向无敌,无惧生死;他们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男人们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们继承遗志、继续征战沙场;主人们牺牲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挺身而出,加入抗敌阵营。杨家将的故事,令人扼腕揪心,令人后背生寒,更令人对那昏庸腐朽、奸臣当道、忠良蒙冤的北宋王朝恨之入骨。杨家人以忠义傍身,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良将对国家的赤诚与献身,无愧人们千百年的尊重与传颂。

杨家将的故事源于生活真实,宋王朝让此等关及国脉的杨家军遭遇不公,委曲求全、英雄落寞、泪水沾襟,这必然会为宋代江山的存亡埋下隐患。及至徽宗时代,这隐患逐步显现,宋皇帝却浑然不知,他沉溺享乐,不事朝政,成天迷醉于诗词书画而自鸣得意,他自称“浅斟低唱偎红依翠大师,鸳鸯教主,传教风月法师。”浑不知欧阳修“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忠言。更可恨的是,他还豢养了一批诸如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的恶人,他们不为国家着想,不为朝廷着想,更不为百姓着想,成天谋划的是如何欺君罔上,陷害忠良,如何一手遮天,弄权徇私。他们胡作非为,内讧不断,朝政日非,国将不国。《帝鉴图说》选载了五十多个帝王的善政与恶行,在三十六件恶行中,宋徽宗就占了三件。宋室君臣如此荒淫无道,加之北国虎视眈眈,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与北宋灭国的惨剧。

据《靖康稗史笺证》载:“金兵攻陷汴京前后,烧杀掳掠,奸淫妇女。除金银财物之外,大量掳掠宋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据说,徽钦二帝曾被禁锢在类似于“地窨子”的井里生活,赵佶曾写下一首诗叙述当时的情景:“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其凄惨境况可以推知。不知他经过苦难的折磨之后,是否有过反思。从钦宗赵桓的一首《西江月》词中,基本可以看出他的遗憾与觉醒。“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权奸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诚何处?”倘若钦宗父子早有如此醒悟,何至于蒙受那史书都难以言及的屈辱。

金国统治者,从头到脚都沾满了软弱的国破家亡者的鲜血,他们的刀剑上,飘零着无数被杀者的冤魂。金人洋洋得意,不可一世,自以为世界就操控在他们手中,可以予取予求,为所欲为。

然而,天道有轮回,上苍饶过谁。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其血腥与屈辱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心。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发出呐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爱国诗人陆游也写下了情动于衷、冀盼国家一统的《示儿》诗:“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可是,软弱的宋廷对于抗金复仇雪耻,一直就分主战和主和两个阵营,宋高宗踌躇不定,左摇右摆,最终选择了偏安一隅、听天由命。其实宋高宗不主战的深层次的卑劣用心,正如文徵明在一首词中所说:“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面对朝廷的软弱,著名诗人辛弃疾叹道:“愿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由对朝廷的失望导致了内心的失落。就在南宋朝廷犹豫不决之时,在金蒙交战中失利的金国,意欲“穷而南奔,取偿于宋”,主动对南宋开战,迫不得已而应战的南宋,为缓和自己所承受的军事压力,采取了与蒙国结盟的办法共抗金军,三国混战持续了七年。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合攻破了金国最后的城池——陪都蔡州,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也在乱军中被杀。金被灭,宋得战利品无数,并带回完颜守绪的尸体,用之祭奠亡灵,靖康之耻姑且得以洗雪。

被蒙国攻陷的汴梁,让尚处梦幻之中的金国宗室,立刻体验到灾难当头、末日来临的剧痛,当与他们的先辈类似甚至更加凶蛮的蒙古人纵马而来时,金国的皇室、宗室被杀戮殆尽,大批的女人被掠至蒙古,财物被掳,皇宫被焚。历史上演了一出惊人相似的大戏,不同的是,悲剧的主角换成了当年的胜利者女真皇族之后。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而者也,岂不信哉。”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承认因果报应之说,均认为世间万物皆有起因,也必有结果。犹记明末清初文人钱谦益的一段史论:“呜呼!金源之君臣崛起海上,灭辽破宋,如荼火之燎原,及其衰也,则亦化为弱主谀臣,低眉拱手坐而待其覆亡。宋之亡也以青城,金之亡也亦以青城,君以此始,亦必以此終,可不鉴哉!”提到青城,又联想起了元初诗人郝经的《青城行》一诗:“天兴初年靖康末,国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寻常事。”这些诗与文,都在反复说明冥冥之中的因果循环,故金国为南宋所灭,亦天理昭彰。

如今,宋朝的历史早已翻篇,灭国后的女真族也早已与汉民族融为一体,我们似乎在记取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应该遗忘一些东西,但是,国家成败盛衰由于人事、那欲壑难填、骄奢淫逸招致祸害的教训不应该忘,对于列强和异邦,“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不能忘,我们在吟唱“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的同时,也似乎不能忘记岳武穆的遗恨,更应该慎记“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等等强国强军的提醒和告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