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海豚记
名家有约
□李志勇
海豚鱼有三个名字,在江里被称为江豚,在海里被称为海豚,而在渔民的嘴里,大家伙就叫他小龟鱼,亦叫河豚鱼。因河豚鱼好“淘气”,一淘气就把个雪白的肚皮胀得鼓鼓的,所以渔民就送了个歇后语 ,称它为河豚鱼碰桥桩——鼓嘴大憋气,这一歇后语同样适用于那些爱生气的人。
安徽的铜陵有个“白鳍豚养护中心”,该中心不仅是天下独一份,而且所养殖的“白鳍豚”很有些灵性。游客到了,让它们翻个身给大家伙瞧瞧,河里立马就是雪白的一片,那些个乖巧的白河豚一个个翻转身来,露出它们雪白的肚皮,让众多游客过足了“河豚瘾”。
在铜陵看了“白鳍豚养护中心”,了却了我的一个天大的心愿。然则有一个天大的遗憾:作为中国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已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而与它们同类的江豚、海豚虽还能潜伏在江海之中,也已算极度濒危。据养护豚类的有关资料透露,长江江豚现已从1991年的2700头降至2017年估算的1012头,无怪乎我们要建立国家级养护中心来保护它们。
那天,我和朋友约好在上午的定点投喂时间赶到河豚馆,去探寻生活在水族馆里的河豚。当我们到时,那些聪明的家伙早已群聚于水面,小鱼一落水,它们便上下翻涌,时而露出光滑圆润的身板,时而露出大半截身子,张开大嘴,狼吞虎咽地吞嚼着落水的小鱼,那模样儿十分别致且又美丽可爱,令我们兴奋得大呼小叫,在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起数年前在长江旅游时看江豚的情景。
那一次,我和同去的朋友搭乘着江汉轮55号去长江上游旅游。船入长江航道,我忽然觉得航行中的船一直朝着左侧倾斜,且在舱内的游客纷纷涌出舱面。我们觉得有点怪,便也随着人流上了甲板。这不上不知道,一上才晓得舱内的游客之所以涌出舱外,是因为大家伙正在一睹和轮船“竞赛”的江豚们的才能表演。这情景要比上次看到的白海豚壮观多了。这些江中娇子个头要比我们上次看的白海豚要大好几倍,数量就更不是在一个级别上,且它们不似白海豚只三两成群,而是喜欢群居,一个族群少则几十头,多则三四百头。自由惯了的心态显然也使它们骄奢得很,一个个如此自在、从容,如此悠闲、潇洒。它们的表演欲十足,不断地出没于风波碧浪中,给观者带来一连串的刺激和满足,引得船上的乘客不停地大声喊叫。尽管船上的乘客的情绪被调动到极致,甚至还有的乘客把吃剩的面包毫不吝啬地甩给它们,可它们看都不看,闻都不闻,只顾埋头下潜或猛地冲出水面,跳跃前行,与轮船比速度,那情景,真个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其实,江豚并不逊于海豚,它们本就是同族同宗兄弟。只是江豚属鼠海豚科,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江豚体型小而没有背鳍。海豚,实为一种宽泛的叫法,其所包含的种类相当多。而海豚和江豚最大差异在生活环境上,一个生活在浩瀚洁净的海水中,一个生活在咸水和淡水交界的近海江中。
还是让我们回到安徽铜陵的白海豚水族馆中吧,这些生活在养护场的江豚得天独厚,个个健康而快乐,吃食后仍不停翻露水面,似在表达它们的心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没准它们是在向我们示好和求取沟通吧?而我们看见它们就倍感亲切,恨不得跳下去与他们相拥相戏,岂不是也缘于生命与生命间友爱与相邻相惜的本能?毕竟,我们同是地球村的子民呐!
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一条白海豚忽然似一支白色的箭矢从养殖池中跃出,直插展馆中心,那摇动的尾巴恰似升天火箭。“啊!”展厅里“啊”声一片,还没等游客回过神来,那条白海豚就已经“咚”地一声,坠落在养殖池的中央位置。“太兴奋了!”只见养殖池里的几位工作人员嘴里一边念叨,一边赶紧跳上一艘小船,往养殖池的中央划去,等他们找到那条白海豚时,只见它已沉入水底,一动不动地张开两腮,似在进行沉浸式呼吸。
“快,拿网兜!”说时迟,那时快,早有人拿来网兜,交给那位靠近受伤的白海豚的人手上,在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那条受伤的白海豚被顺利地送进抢救室。
这是在白海豚养护中心偶尔发生的事,却牵动着众多人的心。我们本来是计划着下午就离开铜陵的,事情发生后,我们决定暂时不走。待到下午上班后,养殖池内仍是人满为患,大伙都带着同样悲痛的心情,互相询问着那条受伤的白海豚的健康状况。
“谢谢我们的游客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条受伤的白海豚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现已转危为安!感谢大家的关心,经研究决定,我们暂时闭馆,欢迎大家以后再来铜陵!”
“好!好!好!”听说那条白海豚已转危为安,展馆里的人齐声叫好,随后,我们同去的几个人跟着服务人员,秩序井然地退出了展馆。虽然如此,大伙仍在心里默默地为那条白海豚祈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