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通道”凸显“黄金效益”
盐射高速连续安全营运550天
本报讯(记者 张学法)自开通以来,盐射高速建设现场指挥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整改缺陷,通过前翻后起、循环往复不间断地“找茬”“挑刺”,使盐射高速工程日臻完善。至6月底,实现连续550天安全营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超预期、超同行,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盐射高速是全省第一条以县为主体建设的高速公路,作为省政府“十三五”规划“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中“射三”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联射阳县城、射阳港,西接沈海高速,是全县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概算24.5亿元,主线全长22.497公里,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设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2处,批准建设工期三年。经过数千名建设者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和努力,盐射高速于2022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
盐射高速在整个建设阶段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这一成果得到了省交通综合执法局专家的高度评价。项目积极应用平安守护系统和BIM+平台系统,通过360度全景摄像头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对现场安全隐患的即时发现和即时整改。利用手机APP实时上传隐患排查、视频监控等信息,大大提高了隐患整改效率。通过一系列智能化信息设备,如压路机智能防撞系统、倒车警报、无人机巡查等,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
盐射高速开通后的指挥部工作是非常态的。根据规定,指挥部留守人员的职责就是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缺陷责任期的任务就是秉持“瑜不掩瑕”的宗旨,对已交工工程反复体检,让问题全部暴露、让缺陷全部曝光,哪怕一丁点问题、碍眼的瑕疵也不能放过,及时整改。盐射高速工程虽然施工质量抓得很好,被省厅评为品质工程,但在大流量的车辆反复碾压下、在多种恶劣天气的循环侵蚀下、在严寒酷暑的交替锤炼下难免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盐射高速指挥部深知责任重大,为了履行好职责,打破常规工作模式,主动放弃节假日、星期天,不分早晚,坚持用“腿”排查问题、用“眼”扫视问题、用“心”解决问题,一有空就上路,通过一步一步查、一处一处看,仅今年上半年,指挥部累计上路巡查巡逻435人次,查出的问题一律拍成视频、制成图表,形成问题清单,对照施工规范,拿出整改意见。先后召开问题通报会、整改推进会、工作督查会21场次,召开质量评议、整改现场会13次。目前,所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为保证盐射高速路路体稳定可靠,防止徐变转异变,指挥部定期对全线路基路面承载情况进行监测比对。每半年用无人机航拍一次,观察边坡锥坡滑动情况、两侧边沟堵塞情况。与此同时,还加强对路基沉降情况监测,每季度由华设设计院现场监测一次,将监测情况汇总成统计数据,预测沉降走势,通过对连续6个季度的数据分析研判,路基沉降及侧向位移都已稳定,徐变值均在标准范围内。
盐射高速建设指挥部工程部高工李洋告诉记者,去年11月上旬,省交通厅执法局对盐射高速通车一年的质量、安全进行回访,共检测上百个指标,结果均为合格,尤其是路基沉降,桥路面摩擦系数、横向力系数、构造深度,桥头跳车等核心指标合格率均为100%。
计财部高工徐保国介绍,今年上半年实现通行量185万辆,日平均通车量突破1万辆,超过了当时工可研报告测算的一倍,营收1140万元,尤其“五一”长假期间连续三天通行量均达3万辆,再创开通以来新高。
盐射高速公路运行一年半来,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拉动了工业投资项目,物流速度加快,减少了通勤时间,全面融入了盐城半小时、上海1.5小时、杭州2.5小时、北京3小时经济圈,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