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4年06月29日

韭菜炒大椒

阅读量:921

袁卫东

在食材种类丰富多样、菜品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韭菜炒大椒”这道土菜却一直是苏北地区大小饭店里“神菜”一样的存在。

在老家射阳,按几十年前的习惯来说,不管你是什么种类的辣椒,我们都统一称之为“大椒”,因为40年前基本上只有那种厚薄比较适中的青椒比较常见,鲜有其他种类。像线椒、小米椒等品种,也只是在近20年才开始被普遍认知。再说韭菜,这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物种,两个时间跨度超过了千年距离的植物,竟然“高度融合”,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常用特色菜,这不能不说很有缘分。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菜品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青睐,还是有着历史原因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生活条件普遍艰苦,农村人家的自留地里基本上家家都会种上一垄青椒、一畦韭菜。平日里,割一把韮菜,摘几只大青椒,中午炒一盘,可能就是一家人的大菜。就算是某天来了亲戚,增加了一点肉蛋鱼类的荤菜,这韮菜炒大椒依然还是重要的“开胃菜”,其“家庭地位”可见一斑。

说实话,小的时候我并不是太喜欢这种两个蔬菜合二为一的炒法,但架不住这是母亲的“拿手菜”,我也只能努力的去喜欢它,既是为了给母亲一些开心,更是为了自己填饱肚子。慢慢长大,我倒也真的喜欢上了这道菜,后来才渐渐明白,在那个艰苦的岁月,大家之所以把它的地位捧得这么高,一方面是快捷易做、比较下饭(有味),另一方面,关键还是图个经济实惠。

想想小时候站在锅台边,看着母亲在做韭菜炒青椒的烹制过程,似乎是太简单了。只见锅里的油热后,青椒因为皮稍厚所以需要先进锅翻炒,而分把钟后再把韭菜倒进锅,搁点盐挑点味精,再翻炒不足一分钟就可以起锅,这菜就算是成了。然而,当自己成年后也尝试着在液化气灶台上做这道菜时,却猛然发现:同样的食材,同样的时间,却怎么也烧不出母亲做的那个味儿。后来自问,也许就是土灶、大火、铁锅与小火、小煤气灶间的区别。

当年在山东当兵时,我曾专门求证过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的战友,问他们家乡是否也有这道菜,得到的基本都是摇头。而那些淮安、扬州一带的战友却都说“正常”,这时我才明白,敢情这韭菜炒大椒只是正宗的苏北菜。

前些年我走过很多南方城市,每到一处,经常会去饭店里点这道菜,大多数听到的回答是:“没有,但可以帮您做一做看。”偶尔在西南地区也会发现有这一种混合的烹制做法,只不过那种辣椒都换成了红色小尖椒,其辣度也超出了我们苏北人习惯承受的几倍。在遥远的他乡能觅到这样的“知音”,也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想一想,这也许就是“乡土”气息在任何时候都能“共情”的缘故吧!

后来小住姑苏城里,苏北人开的小饭馆真不少,想要点一道韭菜炒青椒的小菜难度似乎不大。假如一时实在找不到,那就到网上搜一搜苏州有名的“盐阜八大碗”系列饭店,只要找到那里,一定能让你在美餐一顿家乡风味菜肴的同时,勾起你无限的思乡之情。

回头再看,对韭菜炒“大椒”这道菜的久久回味,既是一份美好的记忆,更是一份朴素情怀的寄托,希望那些“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绪,能永远留存在这样一个可以安放菜肴的思乡情结之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