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画老人
王文富
夏日的傍晚,当天边最后一抹橘红色的光褪尽,千鹤湖公园就被路边的霓虹灯和彩色的光带点亮了。来公园纳凉、散步或锻炼身体的市民便多了起来。在公园东南一隅拐角处的凉亭里,人头攒动,有好多大人带着小孩子在这里扎堆。我一个“老顽童”也被好奇心牵引,到凉亭里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个老艺人在制作糖画。
制作糖画的老艺人60岁上下,头发花白,慈眉善目,手里攥着一柄铜勺,正往不锈钢的台面上迅速而匀称地倒入细长粘稠的金黄色糖浆,一个造型栩栩如生的龙形象的糖画立马制成。冷却一会儿,“老艺人”用扁平铲子轻轻铲下“龙糖”,一男孩欣喜地接过龙形象的糖画,我以为他会伸到嘴边吮吸,他却说:“妈妈,我不吃我的龙噢!我要带回家挂着看。”
小时候,我就听说过糖画,但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如今在家门口的千鹤湖公园亲眼目睹糖画制作,一时喜上眉梢,陡生兴致。在“老艺人”制作糖画的间隙,我与他攀谈起来。他说他20岁时师从一位糖画传承人学习糖画制作,至今有40余年,过去一直在县城老剧场、朝阳街摆摊制作,售卖糖画,凭借这个手艺,他养活了一家四口人,也让一对儿女顺利地读到了大学毕业。
在与“老艺人”唠嗑中,我对糖画得以略知一二。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糖画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形象丰富多彩,深受广大人民,特别是小孩们的喜爱。其题材有小说和戏曲里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等,尤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在绘制造型时,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特制的光滑平整面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顾客所爱好的造型。“老艺人”对顾客所需要的糖画造型早已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凸显手上功力,一如写毛笔字时的运笔,力道擆于手腕,柔中带钢,在制作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老艺人”告诉我,糖料制作也是很讲究的,白糖、饴糖和水要按一定比例调配,调配均匀后入锅熬制,其火候亦要恰到好处,过去是用炭火,现在用液化气,以温火熬制,边烧边在锅里不断搅拌,直至将糖料熬到可以拉丝即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