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2024年06月29日
“送别桥”上话阿英
阅读量:631
本报通讯员 徐廷廷 张同祥
2024年6月21日是著名文学家、戏剧家阿英一家离开华成中五区(今临海镇中五社区)80周年。根据当地群众俗称,临海镇人民政府将阿英一家离别时的桥梁定名为“送别桥”,建立红色地名标志。近日,中五社区父老乡亲参加“送别桥”揭幕,相聚桥上,畅谈阿英在中五的红色往事。
阿英,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19日,阿英一家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转移到华成公司中五区“打埋伏”。阿英在此创作《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宋公堤》《扫荡记》《春荒记》等。1944年6月21日离开中五时,华成公司员工和当地群众在街头大桥边和阿英一家依依不舍地话别……
“‘送别桥’这个桥名字起的好!”今年85岁的居民张玉才说,“我父亲在世时,常听他讲阿英的故事。阿英一家来到华成公司时,我父亲已是华成职员。阿英不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在公司内办了一所冬学堂,帮助员工读书识字,还帮助公司实业队成立了剧团。我父亲和本村的柏贵友、沈桂才等人都是剧团演员,创作了《小板凳》《照减不误》等好多剧本。阿英手把手辅导排戏,在公司和附近村庄演出。阿英一家离开中五那天,我父亲他们都参加了送行……”
在中五社区农家书屋和红色展览室里,中五社区宣传文化管理员带领大家一起品读阿英纪实文学《苏北伟大的工程建设——宋公堤》,并讲述阿英采访宋公堤的经历和故事。
品读红色经典文章后,大家纷纷表示,阿英故事的分享,使我们对阿英同志的认识更加丰满。我们要充分汲取革命家的精神,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守初心、担使命,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干好本职工作。
◎ 《射阳日报》射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57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