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4年06月08日

竹篮情

阅读量:644

任崇海

清晨,水乡的小镇上忙碌起来,仅有的一条小街,两旁“一”字形摆出卖蔬菜的地摊,来自小镇周边的乡亲带着自家十边地上长的蔬菜,赶早市前来叫卖。青菜、萝卜、山芋、青蒜、菠菜等等,有的叶子上全是露水,有的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吸引着一双双眼球。

“现在人时兴用塑料袋,这是污染源,哪有用菜篮子环保啊?”不经意间,我被一个悠扬的叫卖声俘获。走过去一看,这个卖菜的中年妇女菜摊旁还放着几个竹篮子,编得挺精致的,吸引了好几个顾客前来购买。我看着竹篮子,眼前浮现出编织竹篮的姨哥。

姨哥家的屋后长了许多竹子,约三四分地,被姨哥打理成像模像样的竹园,周围扎起了竹篱笆,装上竹门,里面还放着他坐的竹桌、竹椅。每年过了正月,暖洋洋的春风吹来,翠绿的竹叶沙沙作响,地上冒出一个个竹笋,姨哥便挖出一些,分给乡亲们尝鲜。

到了夏天,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最后成为阻挡热浪的天然屏障。外面被太阳烤得像蒸笼,而小竹林里却凉凉爽爽。每天午后,姨哥便招呼乡亲们到小竹林里纳凉。他烧上几壶竹叶茶,在小竹林里摆开棋局,乡亲们在这里喝茶、聊天、下棋,还有人唱起了淮戏。傍晚,乡亲们走出竹园,一个个脸上流露出极为惬意的神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到了秋冬天,姨哥便砍下绿里泛黄的成年竹子,斩头去根,削平节疤,放在竹园的东南角备用。乡亲们要个锄头柄或是撑蚊帐的竹子、钓鱼杆之类的,到他这里来,他总是手一指:“你去挑!”拿走前,要给他钱,他那刻着深深皱纹的脸露出憨厚的笑:“嗨,要什么钱啊!”。而他用竹子编竹篮子,别看他那双手像钢锉似的,可编起竹篮子却很灵巧,一个个竹篮都像工艺品,分送给乡亲们。乡亲们十分喜爱,上街买菜都拎着竹篮子。

而我更是把竹篮子当着心爱之物。从我成家过日子起,姨哥每年都送给我大、中、小三个竹篮子,用途各有不同。平时家里两三个人,就拎着小竹篮子上街;要是家里到了客人,就用中等竹篮子买菜。而大竹篮子被用作“储藏室”,在我家客堂间里的桁条上有一排钩子,上面挂的全是大竹篮。到了春节,蒸的年糕、馒头、米饼之类的年货,晒干后往竹篮子里一放,挂在钩子上,通风透气,不发霉、不变质,一直吃到三春头上。年糕放的时间更长,到了六月心里,拿几块腊糕来化点糕汤,消暑去火别有一番风味。夏秋季节,晒的马齿菜干、豆角干之类的蔬菜往大竹篮子一放,留待过年烧安乐菜。竹篮子虽是普通的用物,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平时话不多的姨哥憨厚敦实,早年因家庭贫困,娶不上老婆,直到年近五十才与一个失伴的中年妇女结为夫妻,错过了生儿育女的年龄。虽无儿无女,但两口子并不感到孤独,乡邻们给予他俩超越亲情的温馨。到了晚上,乡邻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他家,做他的“下手把子”,劈竹子、削篾子,有说有笑,乐在其中。邻居家烧什么好菜,都要端一些给他俩,要是来个亲戚朋友,也要请他去作陪,喝上几盅。逢年过节,这家送糕点,那家送鱼肉圆,两口子吃不完。就连乡亲们在外工作的子女回来探望,也要带些特产给他们。而姨哥编的竹篮子不仅满足各家各户的需要,还让他们带给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亲友。就在姨哥病重时,庄东头陈三来看望他,他特地拿出一个竹篮子:“你家在盐城工作的老二,上次给他的竹篮子已经用了三四年,你帮我带个新的给他吧!”

悠悠竹篮情犹如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饱含着淳朴的村风民风,凝结着浓浓的乡音乡情乡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