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4年06月08日

“秀石”可餐

阅读量:879

高亚

千姿百态的石头给人美感,讨人喜欢。尤其是形态独特的奇石,我更喜欢鉴赏、品味、收藏,它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收藏的奇石叫长江画面石,它形态完美、纹理流畅、图画灵动,是地壳运动致岩石崩裂滚落长江后顺流而下,历经亿万年江水浪涤沙淘、翻滚磨擦,自然解体形成的件件美石。

长江石在中国赏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水墨石、铁锈红、淡画石、雨花石等14个品种,有圆形、三角形、栯圆形、圆锥形等形状。有的石头质地细膩、光滑润泽,有的石头虽表面粗糙,但质感强烈、豪放大气。石头上面的图纹不是层峦叠嶂的山川、波澜不惊的水流,就是惟妙惟肖的生物和栩栩如生的植物……每一件石头的造型、图纹、色彩都是天然造就的孤品,具有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它们聚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汇人间秀美于一身,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中国人赏石历史悠久,历代帝王都有到泰山立石封禅的习惯,现代兴建大型建筑也都有以石奠基的传统习俗。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爱石、颂石。宋代书画家米芾对奇石近乎痴迷,他对着奇石作揖礼拜,并创立了“瘦、皱、漏、透”的赏石理论,至今仍是赏石者遵循的原则。苏东坡赏石后由衷地发出“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的感慨。古诗词中也常有“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的咏石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形成的奇石的喜爱之情。

我收藏的奇石都是自己捡来的“土石头”。我曾写过散文《拾来石趣》,上了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示榜,阅读量近万人。

能弯下腰去捡石头,无疑是非常喜欢石头的人;而能够将石头作为艺术品收藏,也一定是在赏石、品石中吸取了营养、尝到了甜头的人。

我不管是悠闲散步在小区、公园、道路旁,还是兴致勃勃游览名山大川胜景时,都期待能遇上一件奇石。每发现一件心动的石头,不管它外形如何丑陋,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带回家研究。从它的形状、图纹上确定它的主题,然后起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并配个映衬的底座,再给它找个妥当的安身之处后,我才安心、舒心。就奇石而言,原本是无名的野石,无论是与壮丽景观为伴,还是深藏地下,都无欲无求静静地存在,只有赏石者与它有缘相逢时,它们沉睡的灵魂才得以苏醒,显示出奇特的美丽。

美石可遇不可求。我在小区坑池的乱石丛中捡到一件画面长江石,到家清洗干净仔细观摩后,隐约又发现一位古代“道教仙人”。他发髻高耸,白胡飘至胸前,身穿长袍端坐在洞穴门口。“仙人”面前站立一位学童,另一位学童正磕头礼拜。身后一只仙鹤惊奇地伸长脖颈观望,一只白狐飞跃洞穴巅峰,活脱脱的一幅“仙人纳徒”图。我为自己惊奇的发现而激动,更为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而感叹。此次意外收获增加了我捡石的兴趣和赏石、藏石的信心。今年以来,我捡到有模有样的长江画面石有30多件,品种有铁锈红、水墨石、淡画石、星辰石、油画石等。有的奇石意境深远,给人以联想;有的图纹清晰,给人以震撼;有的奇特深奥,给人以启示。我根据人物、动物、植物和画面上的景致,分别起了“舞蹈的女孩”“二龙戏珠”“霞映漓江水”“泼墨山水”“五彩丹霞”等名字,并配上底座,摆放在书桌、书橱、酒柜上。无论坐在桌前看书写作,还是站着品茶冥想,抬头转眼都能看到姿态万千、瑰丽绚烂、意境深远的奇石。

赏石、品石已成了我的日常。闲暇无事时,泡上一杯茶,静静地坐着,和奇石来个对视;紧张忙碌或心情郁闷时,面对群石分别和它们说会话;晚上临睡觉,不忘和奇石照个面、打个招呼,带着美好进入梦乡。天长日久,我发现古朴、典雅、端庄、清纯的石头,深藏着自然的沧桑变故,有无数待解的奥秘,有若干曲折离奇的故事,有许多要诉说的肺腑之言。此刻的我随之沉淀情绪,静下心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边无际的苍穹中遨游,我看到花影缤纷,听到溪流潺潺,感知风和日暖、世间美好……

奇石是大地母亲的孩子,是地球赠与人类的瑰宝,它不远万古而来,承载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难免有工作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压力,以及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赏石、品石后,会透过石的抽象、具象的形态,看到光鲜的世界,发现人间真、善、美,领略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从而舒缓紧张情绪,减轻工作压力,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幸福感!

捡石、打理石头占用我许多时间,妻子曾埋怨我,石头能当饭吃吗?说实在的,我捡石、赏石、品石,还真不觉得饿,常常过了饭点。这是应了“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这句古语。

赏石,不在物,而在境;品石,品的是石,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

人生如石,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