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5月21日

海河镇烈士村:红色热土迸发勃勃生机

阅读量:596

本报记者 印靖 李盼

浅夏五月,正是人间好时节。走进海河镇烈士村旭日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徽式农房清新雅致,树木繁茂,鸟鸣清脆……在这里一直传颂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十八烈士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

烈士村位于海河镇东北部,地处镇郊,紧临沿海高速射阳出口,S329省道、五青线分别贯穿村东西、南北。该村原名塔港庄,1944年,新四军三师七旅某排在塔港庄境内与日寇发生激战,由于寡不敌众,在击沉敌人汽艇一艘、击毙日军40多人后,仍有18位年轻战士光荣献身。因不知姓名,当地群众将他们集体安葬,立碑“海河十八烈士墓”。为纪念十八位烈士,1955年建立高级社时,塔港村被命名为烈士高级社,后改为烈士大队。1983年改称烈士村。2001年5月撤组并村时,烈士、旭日两村合并为烈士村。

十八烈士今犹在,英雄事迹记心间。如今的烈士村继承了红色历史底蕴,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走进新建的旭日美丽乡村里,白墙黛瓦,道路通畅,美丽村舍碧水环绕,绿树成荫。沿着整洁的柏油马路,记者来到村民唐修兵的家中,1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现代感十足,电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提起现在的生活,唐修兵是赞不绝口:“我们以前的房子就在这边后面,房子比较老旧,去厨房、去厕所,特别是下雨天,格外不方便。现在住到这边,跟城里一样,面积也大了,而且厨房、卫生间都在屋内,我们感觉很好。”

移步皆美景,处处美如画,别致的住房与景观绿化相映成趣,漫步其中,让人心情无比舒畅。今年70岁的潘道忠在这里已经居住7年多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与村里老人在河边凉亭里话家常。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遍地都是花木,没事散散步、串串门,天热时大家就聚到河边的凉亭里乘凉聊天,生活非常惬意。”

据悉,海河旭日美丽乡村是全省首批农房改善示范项目、盐城市“十镇百村”示范社区。建成旭日新型社区314户。作为全镇“四清一治一改一提升”整村打造的示范村,积极打造生态河道17公里、鲜花长廊13公里,实现“房屋集中有特色、农田连片有规模、道路平整有绿化、河道清洁无杂物”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样板。整合烈士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长者食堂,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小区内免费早餐。

既要“安居”,也要“乐业”。近年来,烈士村不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2020年与大米产业园、四季果香农业园签订联建协议,持续推进整村土地流转,依托入驻的农业龙头企业,以省道329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载体,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农旅融合样板村。向土地要效益,村集体流转3860余亩土地,成立盐城庆收农业有限公司,以联合经营、保底分红的合作共赢模式,带动373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2万元。

近年来,烈士村把党建作为统领全村工作的“导航仪”,坚持产业支撑、规划先行、以人为本,走出了党建引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路子,实现了党建与建设美丽乡村、壮大集体经济同频共振。海河镇烈士村党总支书记万亚洲表示:“我们会牢记历史,学习烈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我们发展的洪流中,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