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感”字表心意
高亚
我在上海中山医院检查身体时,遇到了一件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开心事。用什么样词句表达欢愉的心情呢,思来想去,觉得唯有“感”字表心意。
“感激”。5月7日早上,我乘高铁到上海中山医院做心超。自助机上交了挂号费、拿了就医指引单,习惯性到二楼护士台签到。接待的护士讲,不要签到了,直接等叫号。程序简化了?我发现和往年做心超程序不一样。待我就诊时,进门一看不是心超检查室。不好,挂错号了。我请人挂程教授的号,但没说明挂心超还是心内科。趁程教授还在和另一个病人讲话,她的学生给我量血压之际,我问清了情况。原来,今天是程教授心内科门诊,她的心超门诊是明天。我来上海是专门做心超的。怎么办呢?
“能请你帮我挂一个程教授明天的心超号吗?”我对程教授的学生说。我有点唐突了。
“不好意思,挂不了。半个月前就挂满了。”
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次上海算是白跑了。到上海来一趟,说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从家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不容易的是程教授是高级专家,她的预约号难挂。再就是为了少花钱、节省来去时间,每次我都是早上5点钟起来,赶上6点多钟第一趟高铁到上海。上午检查完,立马乘高铁返回,不误接小孙子放晚学。
我坐到了程教授面前。程教授名叫程蕾蕾,40多岁的样子,是复旦大学心血管病博士生导师。她牵头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有26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她仔细问了我的情况,我也说明来做心超的本意,她说明天是她看心超门诊时间。
“程教授,我是江苏的,来去不方便,也抽不出时间来,您看能不能帮我加个明天您心超检查号呢?”我心急火燎,似乎有点过分。
“你们外省人来一次也不容易,我来看看。”程教授瞥了我一眼后爽快地答道。在清冷的医院里,她那关切的目光、温暖的话语似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
她在电脑上查看明天挂号情况后嘴里念叨着:怎么办呢?明天人太多了。我心随之往下一沉。
“我再看看今天吧。哎!上午还行。这样吧!就今天上午安排你检查。明天查,你今晚要住上海,还要花钱。”她显得很高兴,随即撕一张便签,在上面签上她的名字和日期后递给我说,你去服务台找护士,就说是程医生叫你来的。她还让她的学生详细告诉我到哪幢楼办手续、到哪做心超检查。我喜出望外,双手接过签单连声说:“谢谢!谢谢!”。
此次检查我不但少了500元重复挂号费,还省下几百元来去打的、高铁车费。关键是节省了时间,少了往返的折腾。我从心底里感激她!
“感动”。程教授在问诊中,不停地咳嗽,有时不得不中断问话、停下操作的电脑,喝口水后又继续工作。在询问我病状时,她边咳边问、边问边咳。不一会,她索性起身站了起来。
“不好意思。我要用下药。”
“没事,您用。”
她摘下口罩,漱了口,用一个喷剂对着口腔喷了几下,站那边稳了稳神后又坐回诊台。
“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了。”
“没事,您客气了。”
她两次对我说“不好意思”,说得我不好意思起来。她是大医院的医生,我是普通患者,我是有求于她的人啊!我深深被她高尚的医德所感动。
“感慨”。我挂错了号,与程教授无关,如果她今天不给我加号,我回去后还要再挂她的号,再跑来上海一趟,不但多花钱多劳神,还耽误做事。我也知道,让医生加号,除非是危重病人,或特殊身份的人才有可能享受加号待遇,而我和她非亲非故,只是说明原委,她就能换位思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她开出治心病的处方是关爱,用自己的诚心、爱心换来病人的舒心、安心。
她生病咳嗽不止,完全可以请假休息,但她看到半个月前就挂满她就医号的全国各地的几十名患者,想到他们痛苦的神情,想到有些人如果诊治不及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时,她选择了坚持、坚守。一袭白素衣,一颗炽热心。这就是大爱,是纯粹的医者仁心。
程教授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她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使命。
医患关系,不就是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两好合一好吗?!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