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4年05月18日

园丁的丁 麦芒的芒

——忆我与丁芒先生的一面之交

阅读量:733

张锋副

5月11日,我从微信上得知,著名诗人、书法家丁芒先生走了,享年99岁。按照他出生于1925年9月计算,老先生的虚岁应该是整整100岁。

丁芒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颇高,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世界汉诗总会顾问等。他自1942年起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参加新四军,做过记者、编辑,最终调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并定居南京,直至1978年离休。他先后出版诗词曲及评论作品40部,2006年出版了600万字的《丁芒文集》。《苦丁斋笔记》系列获1990年金陵文学奖,《当代诗词学》获2000年首届龙文化金奖。有人用“两栖”“三擅”“四维度”来概括他的艺术成就,很是恰当:“两栖”是指他兼创新诗、旧诗,“三擅”指他分别在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和书法艺术三方面取得的突出表现,“四维度”是指他的诗歌及文学活动体现着四个维度——探幽古典、面向未来、身体力行、关注后生。

先生逝世的这一消息,让我自然地想起我与先生的一面之缘,或叫一面之交。

那还是35年前的事了。已经65岁的丁芒先生与曾经担任我县县委书记、后担任省水利厅厅长、退下来又在省诗词学会任职的李子建来到射阳。一路上,他们既重访故地,又讲诗说词,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雅集现场,我聆听了先生的讲座后,他还兴致盎然地展纸挥毫,题赠一首小令的书法作品给我。至今每每想起,仍然让我非常感动。要知道,现场这位名气挺大的丁芒先生,当时的中国诗坛便有“北有臧克家,南有丁芒”的说法流行。而他在射阳给我的印象绝无半点架子,有的却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和平等待下的师者风范。

一面之交,三生有幸。如今,丁芒先生走了,他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鼓舞人心的作品,一定会活在世间、活在历史、活在人心。

“羡苦丁历经艰苦而不变质”,这是他信仰的人生哲学,故有“苦丁斋”室号命名,亦有《苦丁斋文集》存世。在我眼里,他这个丁,不仅仅是苦丁的丁,而且更是园丁的丁;这个芒,不仅仅是锋芒的芒,更是麦芒的芒。为什么?园丁重在育人,麦芒呢,则既有阳光的味道,又有粉馍的清香。那是他留下的诗词曲的意境所在。

是故,我的这篇忆念短文的题目就叫《园丁的丁 麦芒的芒》。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