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4年04月22日

被新闻牵着鼻子走的人

——值得一读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阅读量:759

张锋

《新闻实践与探索——获奖作品及其评介》,是张学法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部新闻作品专著,分四卷:业务研究、作品评介、人物评介和获奖作品。也就是说,这里有写作业务的探索,作品人物的评介,获奖作品的集辑,一方面向人们展示的是自己个体的成长足迹,另一方面作者本身也见证了发生在这方大地上的奇迹。

我以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不仅值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从专业角度去讨论研究,而且也值得工作在射阳的同志认真一读。因为这是一位基层记者笔下的主流叙事,是给鹤乡留下的一份生动的文字记录,它会成为活在当下的新闻文本和活在档案的真实历史。

关于张学法,关于张学法的作品,用不着我再费笔墨去铺陈,人们自会于新闻大家的序言和身边人物的评介中得出自然的结论。这里,我只是想从“小记者”如何获大奖的角度做点简单的解读,进而让我们认识寻常的人作出不寻常的努力之背后的底层逻辑关系。为此,我用3句话12个字对其作出如下的概括——

职业敏感。职业敏感实际上是职业思想力、观察力和行动力的综合,说得通俗点,也就是眼力、脑力、脚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对于一名新闻人而言,则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张学法的这一能力,尤其是对生活中身边新闻价值的判断,大多出自敏锐的观察、敏感的发现和敏捷的反应。无论是闲聊听到的,采访碰到的,还是在现场看到的,哪怕下田头、坐汽车、逛大街、上饭馆、去商场、游公园,凡有可能跟进的,他都会一路追踪,一刻不停,有时顾不上吃饭,及时采访等不得明天,有时忘记了睡觉,完成写稿不过当夜。一篇《种粮大户杨定海的困惑》,就是他在粮食局的走廊里听到的信息,接着他采访带写稿连轴转,第一时间赶着把稿件发出去,很快在全国多家媒体相继刊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他拿了个“江苏省报纸好新闻奖”。

又比如《射阳县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网签》,他持续多年跟进,连续4年发出4篇报道,凭着射阳实践全国首创和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的影响,连续获得4个好新闻奖,其中《射阳完成全国首笔农地流转“网签约”》一文,还获2020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如果要问他的新闻敏感哪里来?其实,张学法自己不止一次的作过回答,他说来自新闻实践,来自我在现场,来自处处留心,来自重在发现,来自独家新闻等等。归根结底呢,来自思维方法创新:宏观思维,站在全局看局部;超前思维,发现苗头看前景;逆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不说,这些体会和体悟,可算说到了根本,道出了真谛。

专业素养。记者,不论是大(大报)记者还是小(小报)记者,其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把自己的作品写出思想的表情、文字的温度和时代的特征。这是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大境界。时代的特征是作品的核心内容决定的,思想的表情是作品思想的内涵凸显的,而文字的温度则是由记者与群众情感的成分测试的。让我们看看他采写射阳“见义勇为”刘卫丰烈士系列报道的过程吧。这是2017年11月发生的事,四明镇籍的刘卫丰在浙江为救落水母女英勇牺牲,为及时报道烈士的感人事迹,张学法和小组的同行一起,分别赴萧山烈士的住处,去钱江事发的现场,回四明烈士的家乡,奔淮安烈士女儿就读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一路走下来,连续写出来,先后发表了4篇报道,有新闻消息,有长篇通讯,有现场特写,从本地到省级媒体、直至新华网,让烈士的事迹分外具体,英雄的形象特别丰满,在群众中和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再说《心中的歌儿唱给爸妈听》的采写,主题是《亲子对话·这一年》,报道对象是留守儿童。他在《农民日报》记者沈建华的牵头指导下,尽管自己有过采写50多篇留守儿童报道的经历,但还是与另一位小记者一起,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认真地采访和仔细地体验,由细节到情节,从共情到共鸣,最终将写成的3000多字原稿打磨成1000来字的通讯。在《农民日报》刊发后,当年在第27届系列报道中国新闻奖中获得三等奖。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许多新闻人的努力,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得到了政府高度的重视和较好的解决。

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关乎记者的品行。没有一位好记者不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和业务上的“一流选手”。一生只干一件事——新闻报道的张学法,从开始做“土记者”那天起,就一直奔跑在路上,虽几经曲折,几度坎坷,却从不停步、从不懈怠。40年来,他爬格子,日复一日;挖故事,年复一年;抢新闻,呕心沥血;磨文字,字斟句酌。一切的努力,日夜的奋斗,化作了一组数据:近千万文字的新闻作品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10本相关新闻专著正式出版,近200篇次新闻作品获省、市以及国家级好新闻奖。即使不说别的,就是他一个人用18年为射阳大米写的新闻作品集辑而成的《粒粒皆辛苦》一书,足以说明他在这方面的艰辛付出。可以说,这每一个数字中,每一个文字里,都蕴含着他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凝聚着他一成不变的毕生追求。

在我眼里,张学法就是一个一生被新闻牵着鼻子走的人。所以,他坚定地实践不断,持续地探索不止。这本《新闻实践与探索》,真应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最诱人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或许我几年前为他写的这句话,正是他最新的目标定位和更远的前行路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