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序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打响“阳光办”政务服务品牌
——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徐中美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答公众提问
问: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请问县行政审批局过去一年的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
答:过去一年,县行政审批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务服务改革最新要求,紧紧围绕“便民利企”主旋律,盯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有序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打响“阳光办”政务服务品牌。“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九证齐发”开全省先河,全市首家落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率先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审联办中心,全市率先落地镇级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窗,全市率先推行扶残助困“一件事”,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先后被新华社、学习强国、交汇点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获评“政务服务综合能力示范单位”、第三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一体化政务服务创新实践典型示范单位”、全国第四届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流程优化提升优秀案例。
问:政务服务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县行政审批局如何强化贴心服务,打造更加亲民的政务服务环境?
答:一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高频事项“一件事”办理,实现市政公用设施联合报装接入外线审批、非税收入、军旅荣归、扶残助困、开旅馆、开药店等27个“一件事”落地。全面整合企业开办、工程建设、不动产权、企业注销等审批业务,全市率先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率先推出“企业全生命周期”“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下沉办”;全市率先推出新生儿出生、扶残助困“一件事”,实现残联、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事项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设立侨务专窗,全力打通涉侨事务“最后一米”,省政务中台线上运行“一件事”累计办件超万件。二是推进“民生服务一企来”。县12345平台高效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创新运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商议事等工作机制,联合人大开展“镇区行”活动,完成镇区走访调研全覆盖;持续做好“热线百科”和“晓苏”政务问答建设工作,县“12345”平台去年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59002件,向各承办单位派发64617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99%。三是推进“智慧服务一平台”。依托国家、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13个智能化运营系统,构建24小时自助服务端、政务服务PC端、掌上APP手机端等多元化服务路径,实现电子政务外网、政务服务“一张网”、自助服务终端“三个全覆盖”,1500多项自助申报全覆盖,社保、民政、医保等26大类业务410项事项的办理直达村居社区。
问:多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县推进更加利民的审批制度改革,让客商顺心投资,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服务客商、服务项目作为改革创新的重头戏,常抓不懈。一是深化投资审批新举措。率先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审联办中心,以工程建设审批集成改革为基础,在常态开展“拿地即开工”服务基础上,将审批服务向前延伸、向后拓展,整合住建、资规、环保、消防等部门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涉企不动产登记以及“四联”服务等业务,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联审联办运行新模式,实现材料精简60%、审批提速70%。全省率先实现中车、射阳港电厂等多个项目“九证齐发”,助力企业早落地、早投产。二是开辟准入准营快车道。服务立足企业侧,持续推进1窗口受理、1环节审批、1小时办结、0费用服务的“1110”审批服务品牌;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证准营”要求,推动“一业一证”无差别、标准化、一站式办理;高效启用企业开办全链通3.0版,实现登记全程电子化率100%。三是实现项目服务到一线。在县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专窗,利用“苏企通”平台,实现申报材料“一键”生成,惠企政策“一表”自助申办,强化“苏企通”平台惠企政策归集,本年已上传45条惠企政策;开展登门问需、批前辅导、一线送解活动,全年累计上门服务152次,为企业解决各类疑难问题78个。四是推进行政许可清单化。梳理新版射阳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部分事项的实施机关、设定和实施依据等内容作出对应调整,并以县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公布〈射阳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持续推进相关部门逐项认领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编制完善办事指南,规范行政许可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审批环节、审批时限等要素,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准实施。
问: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构建更加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舒心,请问具体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近年来,我们的一切创新举措始终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实行示范引领“七个统一”。率先出台《推进镇(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机构设置、功能定位、服务范围、服务场所、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线上平台“七个统一”,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为民办实事项目,选择黄沙港、合德、临海等镇中心,虹亚、射南、贺东等村居作为先行先试点,形成县域南北有对照、东西有参照的示范引领格局。二是开展一镇一品“三级协同”。推进全县1个中心、15个镇区、238个村居三级协同,实现点上有重点、线上有延伸、面上有突破,逐步推出黄沙港渔港产业、洋马菊花产业、临海染整产业等特色业态服务品牌,打造“一镇一品”;打造“管家”服务模式,形成村级网格员、镇级代办员、县级“管家”团队三级服务网络,提供村级“红色代办”服务事项三十多项。三是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在持续推进窗口全科服务基础上,依托“苏服办”政务服务总门户,在全县15个镇区、48家银行网点、210个便民服务点,布设103台自助一体机、210个自助服务终端,全天候提供民生业务自助服务,涉及22家部门24大类240项事项,通过智慧集成“苏服办”,实现利企便民“就近办”。
问:公共资源交易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请介绍一下我县是如何建立更加规范的资源交易市场,让交易更安心。
答:一是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招投标“绿色通道”,事先介入、靠前服务,建立“容缺受理+承诺制”规范及后续监管办法。出台《射阳县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考核办法》,加强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管理,推动提升招标代理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咨询引导、政策宣讲等服务,先后赴临海镇、洋马镇、千秋镇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开展招标投标条例业务培训会。二是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免收招标文件费,通过电子保函等形式简化履约保证金的收取程序。压缩文件审核时限,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加班延时服务制。三是净化交易环境。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严格执行流程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制度,常态化推进标前标后监管,建立闭环监管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监标383个,交易总额达56.27亿元,中标价49.8亿元,节约资金6.47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1.5%;处理异议投诉27件,立案审查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32件,对18名履职不力的评委进行扣分处理。针对高标准农田、村庄污水处理等41个项目进行重点督办72场次,对合同未及时签订、项目经理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未在岗履职、进度缓慢等32个不良履约问题进行查办,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标后履约监管实效。
问: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县第一窗口服务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将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呢。
答:2024年,我局将以中央、省、市最新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要求,始终锚定人民满意目标,持续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全力营造全国领先的政务环境。
一要系统铺就“1+15+238+N”“苏服办”便民服务网络。构建更加完善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1个县级市民中心、15个镇区便民服务中心、238个村居便民服务站)和N个银行、超市等人群集中点的“苏服办”便民服务网络,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以自助办、视频办、政务服务地图、数字化服务门牌等方式延伸至企业和群众身边,打造“15分钟+24小时”政务服务圈。
二要着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阳光办”审批服务体系。升级服务市场主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产业,打造“链”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效能的“大提升”。
三要全面赋能数字政务线上线下融合融通“网上办”智慧服务品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应用,实现政务服务网站、移动端、自助终端和办事窗口全覆盖,不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服务能力。
四要强化联合协调解决疑难推诿问题。开展12345“政协问政、纪委问责、自我问职”联合行动,创新信息直流、压力感知、双向激励三项机制,提高信息分析、限时执行、技术支撑三种能力,持续联合开展人大“镇村行”、政协“有事好商量”、镇区“一哨联办”等三项行动,用好联合会商、专报通报、跟踪督办等三种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即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
五要加强日常监管,营造阳光交易环境。坚定不移严规范、强监管,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管理,常态化推进标前标后监管,进一步畅通异议投诉渠道,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问:2024年,国务院颁发3号文件提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导意见,县行政审批局下一步如何开展该项工作?
答:我们将结合国务院3号文件以及省市最新要求,持续围绕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生命周期两条主线,制定我县“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编制2024年“一件事”改革事项清单。
一是构建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架构。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现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集成服务、联合服务,全链式推出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进一步完善新生儿“就地办”、残疾人“暖心办”、夕阳红“一次办”等特色服务。
二是集成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务。分行业推进企业经营“一件事”集成办理,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推进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类事”场景设定,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将服务视角从“企业服务”向“产业链服务”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审联办中心效能,针对我县主导产业链差异化服务需求,实现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发展难题从“点对点”解决到“系统化”破解。
三是推进两个全生命周期下沉服务。推动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就近办理。
四是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进线下“一门”、线上“一网”,实现双线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问:射阳的个体工商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转型为企业?如何申请办理?
答:经营状态正常,对债权债务作出妥善处理并结清依法应缴纳税款的个体工商户可以申请办理“个转企”登记,通过登记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类型,转型后企业的出资人至少包含一名原个体户经营者。
“个转企”登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申请注销个体户后设立新企业,二是申请个体户直接改制变更为企业。转型后的企业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个体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征。申请办理该登记可以到市民中心三楼企业开办专区“个转企”专窗咨询办理,电话:82396830。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盐城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已为餐饮服务、商品贸易、培训机构等行业办理了“个转企”登记百余件。“个转企”专窗对原个体工商户注销和转企企业设立实行同步办理、专人专办。我局强化和县市场监管局的联系协同,“个转企”申办全链条由专门人员进行协助办理,并对转企后续事项变更和过户提供政策指导和部门之间协调服务。
问:打了“12345”热线后会有人和我们联系吗?会有人跟踪处理吗?
答:目前,热线统一由市“12345”平台接听,受理后下派至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县“12345”平台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派发至各镇区、各部门处理,咨询类事项要求1个工作日内回复,求助、建议、投诉、举报类事项要求5-7个工作日内回复。承办单位给出处理意见后,由市“12345”平台回访群众确认是否满意。同时为了降低重复办件率、提高群众满意率,县“12345”平台要求各承办单位对群众要及时联系对接,同时将工单回访纳入日常工作,坚持“提前一步”回访,若群众不满意的则退回重新办理。对于承办单位承诺处置但目前未处置到位的诉求,县“12345”平台安排话务员做好登记,每周联络承办单位了解实际进展,及时跟踪了解诉求实际进展,确保诉求解决到位。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