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4年04月09日

走近樊锦诗

阅读量:864

人间真情

□赵晔

拜读《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不仅让我走近樊锦诗,而且还加深了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的重新认识。“此生命定,我就是一个莫高窟的守护人。”道出了她一生致力于文物保护而默默坚守……

樊锦诗对于我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陌生是因为以前并不知道有樊锦诗,熟悉是因为读了樊锦诗的自述《我心归处是敦煌》后,我走近了她、了解了她、熟悉了她。随着近段时间对于樊锦诗迅速而深入甚至痴迷地研究,更加感觉她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抑或高高在上的前辈,而是成为答疑解惑的尽职师者,还是指点迷津的睿智长者。

初识樊锦诗,那还是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樊锦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后来我还在网上搜索樊锦诗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她的生平,知晓了她的贡献,发现了她的人生轨迹平凡并不普通、寻常并不简单、执着并不遥远。看到她的照片,那一头银发,双手托腮,那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对人生夕阳的思考。后来又发现有一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抱着了解樊锦诗的念头,下单买了一本,看完之后才知道这位普通的老奶奶其实并不普通,她的自述也是她的人生经历,也是激励后人做人做事的现实版教科书。

拿到《我心归处是敦煌》书后,我带着虔诚的心仔细拜读,从书中了解了樊锦诗老人,为了事业,她舍弃了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来到偏远荒凉的敦煌,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祖国,奉献给壮丽的敦煌事业。近六十年如一日,她始终心无旁骛、默默无闻地坚守信念,与荒凉为伴、与寂寞为伍!随着深入细致地阅读,越来越有感于她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为重点的贡献,以“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妈妈”为代表的愧疚,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再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事了”为典型的宽宏,以“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为追求的无私。因为她,我在网上“数字敦煌”参观,追寻着美轮美奂的壁画、雕塑,了解、品味着中华民族的瑰宝。从某些方面来讲,我和她是相通的,她是文物保护者,我是档案工作者,在我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性质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对于工作、人生的执着、热爱正是我所缺少的。

在《我心归处是敦煌》书中遨游一番后,感觉收获满满、体会多多。方才知她的悲欢离合,有感于她的业精于勤,叹于她的多年如一,敬于她的大爱无私。她也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她和老彭(彭金章)“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也颇有一番情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无怨、无悔的背后,却更有母亲般的仁慈与大爱,虽然遭遇了许多难以忍受的不公,但仍然处之泰然,时时处处以保护、开发莫高窟为重。如果说《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的自传,那么在网上看到“80年”拟升副厅,曾长期任樊锦诗秘书的经历,从侧面则反映了樊锦诗对工作的态度,其中提及“做秘书8年来,程亮已习惯了早上6时许上班,中午不休息,晚上一两点下班的高强度工作,更适应了樊院长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给我很大的震撼。作为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平常人,我尤其需要学习樊锦诗这样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业精于勤、常年如一的理念,哪怕只是学习些许。

研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我仿佛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时也有想和她面对面沟通请教的期盼。读完整本书,我也受到了强烈的陶冶和教育,我已自觉将樊锦诗作为我的人生导师。樊老师工作、生活上的很多理念放在现在仍然适用、并不落后甚至有所超前,她的“这次撰写‘申遗’材料给了我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等很多方面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她的集体观念、人生理念对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樊锦诗对于我来讲,既是精神支柱,也是力量源泉,让我对从事的档案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浓的兴趣,也有了更多的爱好。

感谢《我心归处是敦煌》,虽然事实上没有走近樊锦诗,但是我感觉走“近”她了。也许命中注定我与《我心归处是敦煌》有相遇的一天,与樊锦诗有相识的一天,读完这本书,我放下的是负担,得到的是释然。我感觉受到了一场比现实还要现实的教育,比理论还要理论的洗礼,曾经心中可能存在的雾霾也如同见到了久违的阳光而一扫而光。因为她,我知晓了平凡孕育着不平凡,悟透了普通造就着不普通,认识了平常体现着不平常,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她而进一步积极向上,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因为她而进一步激发泉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