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2月10日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县加速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纪实

阅读量:2373

本报记者 周蓉蓉 通讯员 宋玲玲 陈双双

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阶段性评估列第一等次,入选省第二批数字乡村综合试点地区;先后承办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推进会、全省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推进会;获评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获批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家;农村电商、商事制度改革2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2023年,我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锚定农业强县目标,进一步稳底盘、增动能、提成色,走出一条具有射阳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突出提质增效 紧紧抓牢产业振兴牛鼻子

2023年6月23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给县农业农村局发来一封热情洋溢和诚意满满的感谢信,感谢我县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作出的宝贵贡献。

我县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处,是全国闻名的超级产粮大县,连续多年获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和奖励,出产的“射阳大米”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245亿元,还曾获中国国际粮油展示交易会金奖、“江苏好大米”称号。“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12.6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打造千亩连片示范区5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6万亩,总产22.92亿斤,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市第一,蝉联‘生猪调出大县’……”2023年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为全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近年来,我县按照“东渔、西粮、南桑、北蒜、中蔬菜”产业格局进行规划,形成“粮油果蔬、特色水产、优质麦芽、乳制品、菊花”等5条农业全产业链。去年,新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个、省级“味稻小镇”1家,新获证绿色、有机农产品32个。水产品产值近129亿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建成全省沿海首家现代水产种业园。“和盈黑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初验。怡美食品入选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洋马菊花”跻身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市县联动成立“飨射阳鲜”运营中心,6大类120多种射阳“土特产”进驻。

重大项目是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围绕“粮油果蔬”“海洋生物”等产业链,去年我县举办系列招商活动,累计签约27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全年粮油果蔬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137.17亿元,海洋生物产业链3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20.83%、36.43%。

一块块设施齐备的高标准农田,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稻黍丰稔在望,盈车嘉穗可期”,现代农业发展盛景正在鹤乡大地上徐徐展开。

聚焦宜居宜业 持续扮靓射阳河畔好风光

观千帆竞发、住特色民宿、听淮腔淮调、品农家菜肴、赏海洋文化……走进泊心·黄沙港,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扑面而来。

乡村旅游,不仅是看得见的风景,更是摸得着的产业。近年来,我县全力推动旅游与乡村自然资源、生态农业深度融合,先后举办桑葚采摘节、开渔节、农民丰收节、稻谷开镰节、菊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农事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茧爱”民宿获评全市首家国家级旅游民宿,“泊心·黄沙港”入选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一体推进“生态百里”特色风貌带和“农业旅游1号线”建设,“射阳河—斗龙港段”入选省“美丽海湾”示范项目。

忆乡愁、住乡愁、品乡愁……如今,“旅游+”的文旅融合种子在射阳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山水田园间寻找记忆,置身别样空间中感受人文,这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更是游客们寻找的“诗和远方”。

为持续扮靓“射阳河畔好风光”,我县科学编制行政村村庄规划,提升人居环境,先后改善农房4148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7个,改造农村户厕1.8万户,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9.58公里、全市第一,新建22个行政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创成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物流服务一体化达标县。海河烈士村、新坍新潮村、长荡西厦社区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省特色田园乡村。海通镇、盘湾裕民村、临海金海村等1镇7村获评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特庸镇王村、洋马镇贺东村、合德镇友爱村、新坍镇新潮村、海河镇烈士村5个村获评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村。

锚定共同富裕 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才能激发农业健康发展活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近年来,我县始终将目光锁定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强村富民。开展“干部联村、一村一策”活动,持续推进省市县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发放全省首笔“五方挂钩贷”3000万元,争取市级衔接资金和帮促单位资金2670.5万元,231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4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村占88%。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第四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进一步优化粮食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合理定价操作办法,全省率先制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线上交易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全年开展农村产权交易达2586宗次,交易额达3亿元。在1镇13村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渗溢土地3052亩,村集体每年新增土地流转费341万元。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按时序进度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扎实开展县乡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等专题培训。新培育射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射阳金戈米业有限公司等1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个主体成功入选全市“十佳百示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国家级示范社2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列全市第一。

沃野田畴起欢歌,奋力拼搏正当时。2024年,我县将坚决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高水平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力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为建设农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