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4年02月08日

山城重庆读“红岩”

阅读量:987

彭辰阳

《红岩》是我这样无数5O后都读过并且烂熟于心的一本书。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位于山城重庆“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内,“渣滓洞”“白公馆”两监狱中,许云峰、江姐(江竹筠)等一批无比坚强的共产党员和杨虎城、黄显声等爱国将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强斗争被残忍杀害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不忘初心、踔厉前行。

半个多世纪来,我一直对以红岩为象征的重庆红色文化十分神往。2O24年1月25日,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四九时节,一个偶然的缘由,我带着女儿一家冒着严寒,来到了1700公里外的重庆。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闻名世界的雾都、抗战时国民政府的陪都,人文底蕴深厚,但我觉得最值得去的首先应该是和《红岩》有关的渣滓洞、白公馆。

渣滓洞、白公馆位于沙坪坝区。翌日,一吃过早饭,我们便叫了辆出租车,直奔包括渣滓洞、白公馆在内的歌乐山烈士陵园景区。浓雾中,车子驶过壮志路,来到了红岩魂文化广场。广场上,许多人在瞻仰一尊雕像。近前一看,正是中国革命史上牺牲的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被敌人杀害时只有八岁。我买来鲜花,一家三代恭恭敬敬献上,并深深地三鞠躬。

1949年11月27日,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刘邓大军解放重庆前三天,成了山城重庆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天,反动派四面楚歌,丧心病狂,在这里制造了最黑暗的一幕,残忍地杀害了两监狱中的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泪眼模糊中,我听到了许多参观瞻仰者的哽咽声。江姐他们在狱中用红绸被面绣的五星红旗、陈然在狱中用钢板刻写油印的《挺进报》、囚犯们在狱中传递的纸条、借阅图书的毛笔登记表……这些革命文物原件过去只能在小说《红岩》中读到,在影视中见到,现在亲目所睹,无不给参观者心灵带来极大震撼,这是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血色记忆!

山路崎岖陡峭,步履沉重。每间囚室,都有说不尽的烈士抗争;每登一石阶,都感觉当年有鹰犬特务的监视。

陵园里,还有许多小说中未及反映的真人真事,同样惊天地泣鬼神。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中国,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无数像杨虎城(被杀害在陵园内的戴公祠)、黄显声等爱国志士的夙愿。出身富家的刘国志,入狱后家庭花重金多方营救,特务头子徐远举说,只要他在脱党声明上签个字,即可获得自由。刘国志说:“有党在,刘国志等于没死!”他还在狱中写下一首诗:“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毅然走上刑场。

最引人驻足深思的是烈士们反复商量千方百计留下的“狱中八条”:“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这八条,每个字都是烈士的鲜血写下的,永远警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党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雾笼山城,流水潺潺,一件件实物、一帧帧照片、一尊尊雕塑,都在讲述红岩故事。

下得山来,迎接游人的是一片片盛开的红梅树林,红梅朵朵,竞相开放,灿若云霞。红岩魂广场上,舞者歌声悠扬,正在表演歌剧《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千万朵,香飘云天外……”江姐等红岩英烈的魂魄已幻化为美丽的红梅,漫山遍野,芳香四溢。远处,嘉陵江上,多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汽车、地铁奔驰而过;入夜,长江、嘉陵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上万家灯火倒映江中;洪崖洞立体式夜景,更是吸引国内外游人争相打卡……这不正是众多红岩烈士为之奋斗期冀的美丽画卷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