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11月30日

农机“钢铁侠”赋能农业现代化

——记“最美射阳人”、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鹏

阅读量:655

本报见习记者 陈慧敏 记者 顾善荣

作为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鹏几乎没有闲的时候,不是在田间地头查看农情,就是在给客户提供生产服务的路上。

县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成立,现拥有会员56人,总资产2000多万元,主要从事粮食绿色种植、水稻工厂化育秧供秧、机械化插秧、植保飞防、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系列农业生产服务,集农机作业、机具维修保养、农机农技示范推广于一体。

为顺应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趋势,做强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持续“增机”扩能,现拥有高速插秧机46台、联合收割机8台套、大疆无人机9台,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946万元。“这些机械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时传输农机作业数据,真正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管理。”说起他的“宝贝”,徐鹏满是自豪。

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则是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常年为1500户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国有农场提供机械化作业,农机服务能力和服务业绩均位居全国农机服务类合作社前列。徐鹏说:“经过15年的发展,我们机插秧跨区作业已经拓展到云南、安徽、浙江、天津等六省一市,全年农机作业总服务能力超50万亩次,带动3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无人机凭借其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优点,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机遇。“无人机植保飞防是我们重点提供的一项服务,运用智慧农业平台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达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作业时飞机一定要控制在安全区域,电池的电量一定要跟上,相应流量也要精准控制。”徐鹏说。高效及时的植保飞防服务省药、省工、省本,有效减少病虫害损失和农药使用量,大田农药使用效率提高10%以上,用量减少20%以上。

据悉,合作社自有育秧基地400亩,年工厂化育秧供应大田2.1万亩,年机插秧服务面积6.1万亩,年植保服务31万亩次,年收割服务2.5万亩次,年烘干粮食3万吨。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民示范社”“省四星级农机示范社”“市级平安农机示范社”,2022年跻身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徐鹏2022年荣获省“苏米工匠”称号,被表彰为县第十届“最美射阳人”。

多年来,徐鹏实干争先,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创新研发、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徐鹏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服务理念,和广大农民朋友一起科学种地、开心种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