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3年11月21日

醉人的普通话

阅读量:1058

往事悠悠

□袁卫东

在我的心中,说普通话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意义,也很令人陶醉的事。为啥?因为在与普通话相关的好多趣事中,能回望童年的梦想,感悟成长的艰辛,经历世事的变迁,记录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功效,却不是一般事物所能达到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苏北射阳靠近海边的农村里。1977年上小学一年级时,正逢举国推广学习普通话的热潮兴起,虽然是农村的小学,但我们的学校也开始教授汉语拼音课了。语文老师是位30多岁的女同志,和善温柔,班里30多名同学似乎都不太怕她,于是,跟着她在日复一日的“a、o、e”“i、w、u”中,开始了我的普通话基础课学习。清晰地记得,很多同学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时常会出现“笑场”的情况,因为在家说惯了家乡方言,突然间换一种全新的说话发音和声调,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也有一些不适应。再加上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悟性不一样,所以,在老师要求并不严苛的学习环境下,有的人学得有模有样有“喜感”,有的人则是句高句低不着调,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说得标准的也没几个人。大家也都无所谓,反正平时也没人说,也没把这事当回事。而我,恰恰就是在这个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年纪,让普通话走进了自己的心里。

老宅的村子后面靠着海堤堆下有一座军营,里面的军人经常会跟驻地的群众搞一些军民共建送温暖的活动,有时候还会在营房外面,组织放电影请老百姓一起观看。每次听到那些当兵唱着军歌,说着普通话的调调,还不到十岁的我,就愈发会特别羡慕和崇拜,心里也会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与愉悦。抑或,这也就是我长大后曾经拥有过军旅生涯的一个重要诱因吧!

上初中那会,各生产大队普遍都安上了广播,早中晚都能听到喇叭里播音员甜美的普通话,有时候听得入迷,还会拿个木板小凳,坐在广播下一直听到节目全部结束才作罢。那时候,偶尔也会有个别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买上了黑白电视机,看一看中文版的《聪明的一休》,听一听港台腔普通话的《霍元甲》,那应该算是和普通话最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了。

那个年月,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说普通话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某些生产大队里有操着并不太标准普通话,从大城市“下放”而来的知青,你会发现,在一个阶段之后,他们也大多会自动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慢慢地融进了当地人的生活和语言圈子。因此,在我幼时生活成长的环境中,几乎很难见到有谁在用普通话交流沟通,假如大人们在一起工作或相处时,有人带头“飚”了一句普通话,那么,受到同伴的“嘲笑”,一定是个大概率的事情。他们也许会带着善意的微笑“批评”你:“哎,请你不要“洋枪拔八掉”的”。这时候,也许你会意识到,原来这普通话真不“普通”啊!

后来参军入伍,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战友们来自天南海北,不管你官大官小,也无论你的普通话标不标准,大家一切都得“入乡随俗”的说这门“语言的艺术”。若是遇上个别因“乡音无改”而导致交流不畅的,可能你就要遭受一点别人的“白眼”了。所以,慢慢地我就发现,用普通话交流起来,这一板一眼,字正腔圆的感觉,还是很有一点让人陶醉和快乐的。也许你会说,这恐怕只是满足了自己的一点虚荣心吧,但在我看来,这绝对不应该属于贬义的范畴,而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这时候的普通话,于我而言,它让我“战斗精神更饱满,工作热情更高涨”。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坚信的。

退役回乡后,满耳的依旧是家乡的方言土语,亲切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不说普通话的日子,好像有些单调,喜欢那种语境,却又不敢表露出来,怕被别人笑话,怕身边的人说自己太“洋气”,让人反感,回头想想,那种情境中的生活,似乎有点失落。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随着女儿的上学,说普通话的那种快乐的感觉,好像一夜之间又失而复得了。去幼儿园接送孩子时,孩子们都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嗲嗲的普通话,年轻的老师则是用相对更标准的普通话和家长们打着招呼,而我们也会下意识地用普通话报以回应,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用普通话交流的日子,其实从来都没有走远。慢慢地发现,现实中我们这座沿海的小城,平常说普通话的人群开始增多,大家也不觉得说普通话是一件“难为情”的事了。

2002年的春天,我去了上海谋生,在这个人称“东方魔都”的国际大城市,作为一个外地人,为了便于交流沟通,说普通话便又成了常态。在这个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国际大都市里,普通话似乎成为标配,你不说都不行。从此,我又开始自然地操起了那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交流沟通、协作共事,也因为职业的关系,经常天南海北地出差,去领略那些带着各地区独特韵味的“地方普通话”。每到一个地方,我总会暗自庆幸,学会了这门可以自由“穿越”神州大地的“国语”,实在是太开心、太有必要了。在后续的20多年里,这种常态化使用普通话,能够顺畅交流的工作生活,就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

岁月催人老。慢慢地,孩子长大了,从读大学到参加工作,这些年里,每次见面,即使是在自己家里,她也基本用普通话与我们聊天交流,哪怕我和她母亲都用家乡话,她也是“一如既往”。一开始,我倒是有点“反感”,怕她“忘本”不说家乡话了,然而转念一想,我自己年轻时不也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吗?怎么现在反过来,就对她的做法就无法接受呢?回头再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一种进步呢?冷静下来,我为自己思维的“退化”感到了些许汗颜。

在外漂泊了21年之后,我于今年回到了故乡,正式在自己出生地的小镇上定居。与十多年前不同的是,现在走在小镇和县城的街区,总会有讲着普通话的声音不时飘进我的耳际,这样的变化让我在惊喜之余,又感到了深深地陶醉:原来,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融入的范围越来越宽泛了。如今,在我的工作单位里,单位领导开会,也经常会用普通话交流。而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年轻人,他们运用普通话交流的频率,更是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那种我们本地人戏称的“射普洋夹土”中,能明显感受到,普通话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运用,还是有它特殊的“共通、共融、共鸣”的效果的。细细品味,所有的这些变化,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化经济全面发展,所带来的一种全民自信的表现啊。想到这里,我又一次深深地沉醉在普通话的语境之中。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说普通话的人满大街都是,有啥稀奇的?是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看上去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如果我告诉你,当下在我们15亿人的泱泱大国,还有30%的人口不会说普通话,你一定会觉得我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却真是如此。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目前至少有4亿人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其实,对于普通话的产生与历史变迁,我不去赘述,单说从1935年民国时期开始推广普及普通话至今,岁月虽然漫漫流逝了近90年的光阴,期间也是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政府对于推进普及普通话教育工作的脚步,从来也没有停滞过。在保护好地方语言特色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听懂和学会普通话,依然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也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

也许,当我们的神州大地上,所有的人都能熟练掌握自己的方言,并同样听懂、使用普通话时,也正是我们这个华夏古国完全实现国富民强、邦泰人安的最美好之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