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3年09月23日

电风扇的变迁

阅读量:930

江正

电风扇,时下几乎成了“文物”。然而,在近半个世纪之前,它却是一扇难求的宝贝疙瘩。我儿子出生于夏秋之交,江淮地区的秋老虎很是肆虐。因而,买一台电风扇,对于孩子的防暑降温极为重要。恰巧,我得到一次赴上海人民出版社修改小淮剧《看门官》的机会。于是,工作之余,奔走于南京路、淮海路各大百货商厦之间,寻购电风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仍是计划经济时期,逢买必“券”。尤其是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每每走过百货、五金店的门口,总有人打问:“有券哦!”“券要吗?”所谓工业券,是购买工业产品必需的凭证,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乃至钢精锅、盆等等。拥有一定数额的券,方可买到上述商品。没有券或者券额不足,一边白相去,望“货”兴叹吧。电风扇,在上海一百公司、永安公司我看见了它的倩影,华生牌的,烤漆精美,护网圈锃锃发亮,煞是喜人。但是需要天文数额的券,央求营业员卖一台吧?犯不着!只能招来一顿奚落和白眼。

有句话讲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克服物资匮乏、酷热难耐的困难,工人老大哥开动了脑筋。我有一位亲戚在机械厂工作,厂里能工巧匠多,他们土法上马,自制了一批“三无”牌电风扇,售与职工。我那位亲戚见有人弃购,连忙替我买了一台。它的“卖相”的确难看,扇身、扇叶漆色暗淡,护网圈粗粗糙糙,转起来,有时还咔咔响,但毕竟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那年夏秋,孩子少生了许多痱子、疖子。

我那时在文化馆工作,馆内有台电风扇,那家伙风力大,稍不注意,手中的稿纸会被刮飞掉。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市场经济,市面上销售的电风扇多了起来,花色品种也挺丰富:台扇、吊扇、立扇,会摇头的、会喷香雾的……我自然是弃旧迎新,给家里每个房间分别安上了吊扇、台扇和立扇,迎来一片清凉。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电扇的买方市场。一时间,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上,电风扇的广告连篇累牍、不绝于耳……

谁知好景不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空调异军突起,此物对炎热是“断崖式”的打压。渐渐地,它取代了电风扇。但我老来有些念旧、守旧,虽家中已装空调,但不到三十四五度,是不会开它的。我家的每个房间仍有吊扇或台扇,只不过档次要高了些,台扇有微风、弱风、定时等设置。夏日,我喜吹电风扇,一来可节约能源,二来可节约钱财。

前不久,去滁州旅游。在扬子文旅街区,忽然听到那句熟悉的广告语:“扬子江畔扬子扇,扬子美名天下传!”一下子勾起我近五十年前的记忆,回家之后,欣然命笔,草成小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